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禹庙·其二》
《禹庙·其二》全文
宋 / 王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夏后东阶殡,遗踪照路隅。

今观四山拱,犹似百神趋。

功已百王冠,言尤万世谟。

死生怀舜德,旧邑对姚虞。

(0)
注释
夏后:指夏朝的君主。
殡:停放灵柩。
遗踪:遗留的痕迹。
路隅:道路的角落。
四山拱:四周的山峦环绕。
百神趋:众多神祇前来致敬。
功已:功绩已经。
言尤:言论尤其。
万世谟:万世流传的智慧。
死生:生死之间。
怀:怀念。
舜德:舜帝的美德。
旧邑:古老的城镇。
姚虞:姚重华和虞舜,两位贤明的君主。
翻译
夏朝君主的灵柩停放在东阶,遗留在那里的痕迹照亮了道路角落。
如今看四周的山峦仿佛在恭敬地环绕,就像众多神祇前来致敬。
他的功绩超越百代帝王,言论更是万世流传的智慧。
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人们都怀念他的舜帝之德,旧城仿佛仍对姚虞两位贤臣诉说着敬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禹的遗迹和祠庙,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功业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夏后东阶殡,遗踪照路隅":这里写的是夏朝之后,大禹在东面的台阶上安葬,其遗迹犹如路边的标志,显现出其不朽的历史地位。"殡"字用得十分精妙,是古代墓葬之意,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

"今观四山拱,犹似百神趋":诗人在大禹祠庙前,仰望四周环绕的山峦,感觉就像是众多神灵汇聚于此。这里的"拱"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势之雄伟,而"趋"字则传达了一种敬畏和向往。

"功已百王冠,言尤万世谟":大禹的丰功业已经被历代君王所钦佩,其智慧言论更是流传千古,被后人视为至理名言。这里强调了历史人物对文化和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

"死生怀舜德,旧邑对姚虞":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大禹及其德政的缅怀之情,以及对于古老家乡的情感依恋。"舜"指的是尧帝之后的大禹,而"姚虞"则是古地名,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深度融为一体。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禹祠庙的景物描写,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文化认同和历史责任感。王铚在这里展现出他作为一个宋代文人的历史意识和文学才华。

作者介绍

王铚
朝代: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猜你喜欢

臞庵

王郎臞庵摩诘诗,烟花绕舍江绕篱。

石渠东观了无梦,笔床茶灶行相期。

古人已往不可作,甫里顾有今天随。

湾头蟹舍岂著我,请具蓑笠悬牛衣。

(0)

次韵护公首座赞广德磨衲升座五首·其三

诸天行乐正峥嵘,八臂修罗苦战争。

谁似万桐山下老,提撕磨衲示无生。

(0)

再次韵且召游山

劳生扰扰苦推迁,拟疏行藏细问天。

壮岁同尊曲阜履,老来几拍洪崖肩。

自闻新泽春雷动,喜见清诗蜀锦鲜。

莫怪招呼玩花草,要回皓首作丁年。

(0)

戏乞石菖蒲

古涧灵苗不易遭,寸根拳石著身牢。

齐如秧稻刺春水,小似神龟负绿毛。

未与幽人供寿考,曾随迁客赋离骚。

阿师垂手入廛去,应许珍奇付我曹。

(0)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一

迟日暖风逼春事,海棠垂丝转娇羞。

分明绰约若处子,桃杏尘凡非此流。

(0)

石鱼行赠灵壁张氏

磬石山中石无主,百里厚坤不承土。

土人出石如出金,阙地及泉隧而取。

重重彻之如彻席,凡材顽狠邱山积。

中藏一板金王精,定是陶镕鬼神力。

黄钟之律生于黍,近代纵横不如古。

天生此材岂苟然,伐而用之百兽舞。

师襄入海工不精,且制嘉鱼大小鸣。

大为王鲔施僧饭,小为鲂鳏依石屏。

君家二尾傥遗我,要唤儿曹坐睡醒。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