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仙》
《琵琶仙》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秋老山空,乱蛩里、露草光摇玑玓。

鸾驾应怯新凉,霓衣皱轻白。

愁记省眠云俊侣,暗萦惹十年尘迹。

涨海铜琶,明湖翠盏,都到胸臆。

算惟有丸月疏星,向天末、依然伴岑寂。

多少瑶情霞思,总而今抛掷。

伤换劫河山坏影,堕玉尊特地凄碧。

那更残曲重寻,故人难觅。

(0)
鉴赏

这首《琵琶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刘永济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山中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先,“秋老山空,乱蛩里、露草光摇玑玓”,开篇即以秋日山林的空旷和虫鸣声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露草在月光下闪烁着玑玓般的光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意境。

接着,“鸾驾应怯新凉,霓衣皱轻白”,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凉意,鸾驾(神话中的神鸟)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凉意,霓裳(神话中的仙女所穿的衣裳)在月光下显得轻盈而略显皱纹,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凉爽与宁静。

“愁记省眠云俊侣,暗萦惹十年尘迹”,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回忆起与云游四海的知己共度的岁月,以及那些已成往事的尘世痕迹,流露出深深的忧愁与不舍。

“涨海铜琶,明湖翠盏,都到胸臆”,通过比喻,将心中的情感比作大海的铜琶(古代乐器,象征激昂的情感)和明湖的翠盏(形容清澈明亮),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内心情感的丰富与复杂。

“算惟有丸月疏星,向天末、依然伴岑寂”,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月亮与星星虽孤独却始终相伴,象征着词人在面对人生变迁与孤独时的坚韧与坚持,同时也寄托了对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题慈寿寺塔

堵波就圮为重脩,绰楔林林试目留。

建置非珰即中壸,胜朝政迹戒前辀。

(0)

宝谛寺

名山启初地,法界落中台。

像是黄金写,经因白马来。

禅枝冬不谢,意蕊雪如开。

去后闻钟韵,还疑叶斗才。

(0)

初夏万寿山杂咏·其五

青蒲白芷带沙濆,小艇寻常狎鹭群。

棹入轻烟忽不见,数声伊轧远犹闻。

(0)

昙花阁

佛阁名称优钵昙,清供暮霭与朝岚。

普贤愿力三千遍,不及色空空处参。

(0)

千尺雪三首·其一

引流叠石落飞泉,千尺窗前雪色悬。

漫拟春明称转㪺,所欣结搆借天然。

(0)

林天石海

木兰林之天,田盘石之海。

岩壑此虽窄,两美意俱在。

排闼罨葱茜,扶阶叠硌礧。

秋气一以澄,盘薄露真宰。

问奇我惟偶,发兴兹则每。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