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昙花阁》
《昙花阁》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佛阁名称优钵昙,清供暮霭与朝岚。

普贤愿力三千遍,不及色空空处参。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昙花阁》。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描绘了佛阁的庄严与静谧,以及对佛学中“色空”概念的深刻思考。

首句“佛阁名称优钵昙”,点明了佛阁的名字为“优钵昙”,“优钵昙”在佛教中常指一种美丽的莲花,象征着纯净与神圣,以此作为佛阁之名,暗示了其内在的庄严与清净。

次句“清供暮霭与朝岚”,描绘了佛阁周围的环境,傍晚的雾气与清晨的山岚,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灵性与佛阁的圣洁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第三句“普贤愿力三千遍”,提到了普贤菩萨的愿力,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中的重要菩萨之一,以其行愿广大著称。这里以“三千遍”来强调普贤菩萨的愿力之多,寓意着佛阁内充满了无尽的慈悲与智慧,不断地向众生传递着佛法的教诲。

最后一句“不及色空空处参”,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色空”这一佛教哲学概念的深入思考。“色”指的是物质世界,“空”则是指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认为,尽管普贤菩萨的愿力广大,但在理解“色空”的真谛上,仍需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参悟。这不仅体现了对佛学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佛阁的庄严与静谧,以及对“色空”这一佛教核心概念的探讨,既富有艺术美感,又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李氏山亭宴别五侍御馆丈分韵得柳字

饯别出郊亭,系马亭前柳。

袅袅向南枝,折赠同心友。

白日照飞霜,星轺下北斗。

当路无豺狼,澄清志不负。

昔登白玉堂,忆君同结绶。

晨夕恣欢谈,浪迹今何有。

念之动中怀,况兹复分手。

离弦促征鞍,殷勤更杯酒。

共言别相思,宁辞坐云久。

(0)

浮邱八景·其一紫烟楼

缥缈飞楼凌紫烟,水光山色自年年。

月明笙鹤群仙过,云锁朱明一洞天。

(0)

寄怀苏霍云谷逸士

吾乡隐君子,质素古人风。

性岂琴书癖,身将猿鹤同。

捲帘山阁暮,策杖海云空。

一别麻源谷,相思桂树丛。

(0)

寄齐兰野三首·其一

丝桐松下访知音,药甲青云一径深。

祇谓龙骧閒豹略,谁知城市隐山林。

诗吟子建须拚酒,赋薄长卿祇为金。

拟泛虚舟期汗漫,萧然世味一何心。

(0)

贺陈少云诞子

春时十月转江梅,蓬矢初惊诞日开。

降岳英声钟海岱,充闾喜气动楼台。

歌传瓜瓞环珠履,庆溢萱堂泛紫杯。

正拟古人何所似,眉山秀出小坡来。

(0)

次张业白见访二首·其二

老去诗篇次第裁,兴来鱼鸟莫相猜。

谷盘徐有松花落,径远惟宜隐者来。

叩角有时歌白石,看花随意踏苍苔。

莫将转盼论陈迹,百岁相看能几回。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