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山林等朝市,扁舟谁能问行止。
长淮十日浪吹沙,春风正搅骊龙睡。
幽人软语破永日,冲泥携手林间寺。
坐中知兄病当已,眉宇氤氲有佳气。
华池神酒不用醒,人生和畅自忘形。
扶持阴德鬼神在,洗除世缘烦恼轻。
东来自惭双鬓改,相逢独觉两眼明。
论诗尚爱淡生活,学道久叹閒名声。
嗟我尘埃费昏旦,补刖自怜闻道晚。
还丹欲问仆仆仙,一庵更伴腾腾眠。
春阴夜薄月朦胧,剧谈烛尽樽亦空。
他日重逢庞处士,可能犹与世人同。
老知山林等朝市,扁舟谁能问行止。
长淮十日浪吹沙,春风正搅骊龙睡。
幽人软语破永日,冲泥携手林间寺。
坐中知兄病当已,眉宇氤氲有佳气。
华池神酒不用醒,人生和畅自忘形。
扶持阴德鬼神在,洗除世缘烦恼轻。
东来自惭双鬓改,相逢独觉两眼明。
论诗尚爱淡生活,学道久叹閒名声。
嗟我尘埃费昏旦,补刖自怜闻道晚。
还丹欲问仆仆仙,一庵更伴腾腾眠。
春阴夜薄月朦胧,剧谈烛尽樽亦空。
他日重逢庞处士,可能犹与世人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次韵君复七兄见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情厚谊和生活态度的诗歌。
开篇“老知山林等朝市,扁舟谁能问行止”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通过“扁舟”这一意象,传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长淮十日浪吹沙,春风正搅骊龙睡”两句,则是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生,如同春风激荡,波涛汹涌,但却不惊扰那沉睡中的“骊龙”,暗示着诗人对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接下来的“幽人软语破永日,冲泥携手林间寺”两句,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林间寺中相互陪伴、交流思想的情景。这里的“幽人”、“软语”,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氛围。
“坐中知兄病当已,眉宇氤氲有佳气”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朋友健康状态的关心和祝愿,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保持积极乐观态度的肯定。
以下几句“华池神酒不用醒,人生和畅自忘形。扶持阴德鬼神在,洗除世缘烦恼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享受与超脱,以及对道家修行理念的赞同。在这里,“华池神酒”象征着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而“扶持阴德”则是指通过修养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中间部分“东来自惭双鬓改,相逢独觉两眼明”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在交流中获得心灵上的启迪和清醒。
随后的“论诗尚爱淡生活,学道久叹閒名声”几句,则是对诗歌创作与道家修行的思考。诗人认为,通过创作来表达对淡泊明志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在反思个人名声与世俗评价之间的关系。
“嗟我尘埃费昏旦,补刖自怜闻道晚”几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过去岁月中迷失方向、未能及时领悟生命真谛的悔恨和自责。
接着,“还丹欲问仆仆仙,一庵更伴腾腾眠”则是对修炼成仙的向往,以及愿与道友共同修行,达到心灵上的超脱和宁静。
最后,“春阴夜薄月朦胧,剧谈烛尽樽亦空。他日重逢庞处士,可能犹与世人同”几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友情相聚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友谊的美好预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超脱世俗的愿望,也展示了他对于友情、道家修行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