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南来天水窄,百岁风沙喑南国。
王郎席帽大于筛,却与风沙作强敌。
援毫写出玉精神,依旧江乡好颜色。
春去春来花不飞,任他骑马吹羌笛。
白雁南来天水窄,百岁风沙喑南国。
王郎席帽大于筛,却与风沙作强敌。
援毫写出玉精神,依旧江乡好颜色。
春去春来花不飞,任他骑马吹羌笛。
这首诗描绘了白雁南飞的景象,以及在风沙肆虐的南国,王郎以席帽为盾,勇敢地对抗风沙的坚韧形象。诗人通过“援毫写出玉精神”,表达了对王郎英勇行为的赞美,同时也描绘出江乡春去春来,花朵不随风飞舞的宁静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最后一句“任他骑马吹羌笛”则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干扰,都无法打破这份宁静与和谐,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平和共存。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
自是赭桐人不知,山大舟名空陆离。
越王烽火开千树,石氏珊瑚碎万枝。
终年吐艳光相射,不待烛龙成不夜。
端阳日酷色逾鲜,虽黄未肯先红谢。
无数小花攒大花,玲珑雕出芙蓉砂。
一花动至百馀日,不老须君媚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