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赭桐人不知,山大舟名空陆离。
越王烽火开千树,石氏珊瑚碎万枝。
终年吐艳光相射,不待烛龙成不夜。
端阳日酷色逾鲜,虽黄未肯先红谢。
无数小花攒大花,玲珑雕出芙蓉砂。
一花动至百馀日,不老须君媚岁华。
自是赭桐人不知,山大舟名空陆离。
越王烽火开千树,石氏珊瑚碎万枝。
终年吐艳光相射,不待烛龙成不夜。
端阳日酷色逾鲜,虽黄未肯先红谢。
无数小花攒大花,玲珑雕出芙蓉砂。
一花动至百馀日,不老须君媚岁华。
这首《山大舟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山大舟”为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
首先,“自是赭桐人不知,山大舟名空陆离。”这两句诗运用了奇特的比喻手法,将“赭桐”比作山中的一艘大舟,虽然隐匿于深山之中,却依然以其独特的存在感吸引着人们的想象。这里的“赭桐”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而“山大舟”则寓意着在自然界的浩瀚中,生命个体虽微小,却拥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接着,“越王烽火开千树,石氏珊瑚碎万枝。”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通过“烽火”与“珊瑚”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的顽强。烽火象征着战争与破坏,而珊瑚则代表了生命与美丽,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张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量的对抗与和谐共存。
“终年吐艳光相射,不待烛龙成不夜。”这两句诗赞美了自然界的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不断绽放,其光芒相互辉映,仿佛不需要人工的烛光就能照亮夜晚。这里不仅描绘了植物的美丽,更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自我发光,展现出一种内在的活力与生命力。
最后,“端阳日酷色逾鲜,虽黄未肯先红谢。”这两句诗聚焦于端午节这一天,尽管天气炎热,但花朵的颜色反而更加鲜艳,即使黄色的花朵也不急于在红色之前凋谢。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的颂扬。
“无数小花攒大花,玲珑雕出芙蓉砂。”这两句诗通过“小花攒大花”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密集与繁复,如同精美的雕刻艺术,展现了大自然的细腻与精致。
“一花动至百馀日,不老须君媚岁华。”最后一句诗表达了对花朵长久生命力的赞美,即使一朵花能持续开放百日之久,也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来增添岁月的光彩,强调了自然界的内在美与生命力的永恒。
综上所述,《山大舟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美丽与坚韧,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赞美。
昨日公侯今老农,飘然挂冠归旧封。
忙时蜡屐闲扶筇,空山猿鹤长相从。
觚棱帝阙春梦浓,醒来忽隔天九重。
天风吹袂云荡胸,云胡不乐心溶溶。
人生一别难相逢,落月屋梁思子容。
他时子倘思吾侬,鸡鸣西望罗浮峰。
淫云漠漠山有无,登城四望遥踟蹰。
颓垣败瓦不可踏,劫灰昏黑堆城隅。
剜苔剔苏觅碑读,字缺半亦形模糊。
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
忆公秉政宣仁日,自许稷契君唐虞。
英名卓卓惊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
同文狱起事一变,先生遂尔南驰驱。
洞庭寒夜走蛟蜃,潇湘清画啼猩鼯。
臣心万折必东去,一生九死长征途。
岂知章蔡恨未雪,谓臣虽死犹馀辜。
如飞判使暗挟刃,来取逐客寒头颅。
梅州太守亦义士,告语先生声呜呜。
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有朋諈诿细料理,对客酣饮仍歌呼。
呜呼先生真铁汉,品题不愧眉山苏。
一楼高插北城角,中有七尺先生躯。
铁石心肠永不变,腾腾剑气光湛卢。
荔丹蕉黄并罗列,无有远迩群南膜。
军书忽报寇氛炽,官民空巷争逃逋。
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
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
迩来彫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
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
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
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
《铁汉楼歌》【清·黄遵宪】淫云漠漠山有无,登城四望遥踟蹰。颓垣败瓦不可踏,劫灰昏黑堆城隅。剜苔剔苏觅碑读,字缺半亦形模糊。公无遗像有精气,恍惚左右神风趋。忆公秉政宣仁日,自许稷契君唐虞。英名卓卓惊殿虎,辣手赫赫锄城狐。同文狱起事一变,先生遂尔南驰驱。洞庭寒夜走蛟蜃,潇湘清画啼猩鼯。臣心万折必东去,一生九死长征途。岂知章蔡恨未雪,谓臣虽死犹馀辜。如飞判使暗挟刃,来取逐客寒头颅。梅州太守亦义士,告语先生声呜呜。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有朋諈诿细料理,对客酣饮仍歌呼。呜呼先生真铁汉,品题不愧眉山苏。一楼高插北城角,中有七尺先生躯。铁石心肠永不变,腾腾剑气光湛卢。荔丹蕉黄并罗列,无有远迩群南膜。军书忽报寇氛炽,官民空巷争逃逋。先生独坐北楼北,双眼炯炯张虬须。跳梁小鼠敢肆恶,公然裂毁无完肤。迩来彫瘵渐苏息,无人收拾前规模。东坡已往仲谋死,起人忠义谁匡扶?金狄摩挲事如昨,铅水清泪流已枯。我来凭吊空恻怆,呀呀屋上啼寒乌。
https://shici.929r.com/shici/p72R4J5d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