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皇恩.枕上》
《感皇恩.枕上》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词  词牌: 感皇恩

西阁夜初寒,炉烟轻袅。竹枕绸衾素屏小。

片时清梦,又被木鱼惊觉。半窗残月影,天将晓。

幻境去来,胶胶扰扰。追想平生发孤笑。

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个中还得趣,从他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夜晚情景,诗人在西阁之中,感受着初冬的寒意。炉烟轻袅,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而又带点淡淡的忧伤。竹枕和素屏营造出一种简约而宁静的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片时清梦,又被木鱼惊觉”一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夜晚不宁,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声音打扰了他的安宁,或者是内心的不安让他难以入睡。木鱼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许是在提醒诗人要珍惜每一个清醒的时刻。

“半窗残月影,天将晓”则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的画面,月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在室内,预示着夜晚即将过去,新的一天即将到来。这种景象往往能激发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幻境去来,胶胶扰扰”一句中,“幻境”指的是梦境或是虚幻的世界,“去来”则表达了这种境界的不定性和无常。诗人用“胶胶扰扰”形容心绪纷乱,可能是在表达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迷茫感受。

“追想平生发孤笑”一句,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对过往生活的回顾和反思。这里的“孤笑”,既可以理解为自嘲,也可能是一种超脱世俗、达观后的豁然开朗。

最后,“壮怀消散,尽付败荷衰草”一句中,“壮怀”指的是年轻时的抱负和激情,而“消散”则表明这些曾经的热情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诗人将之比喻为“败荷衰草”,既形象地描述了自然界的凋零,也隐喻了个人抱负与梦想的破灭。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然处世、超脱红尘的心态。诗人在感慨中寻找到了某种宁静与趣味,这或许是他对于生命和时间的一种独特领悟。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春晚闻霰宛思凄然两日不见达善季辩书怀奉寄

夜阑风薄树,雨急水坍沙。
书在吾何恨,春深自忆家。
高花犹著雪,浅草早鸣蛙。
同是离居客,相逢吊岁华。

(0)

三月十七日食樱桃蚕豆知麦熟日至矣示家人为

清明已自断百果,樱豆从头次第尝。
青山四面欲春晚,白发千太照溪长。
偶然坐石云离次,久不窥园竹乱行。
甔石屡空惟食粥。
平皋闻道麦须黄。

(0)

遣兴三绝

读书未尽老骎骎,更把残编往复寻。
六籍精微心已耗,只将韩杜子光阴。

(0)

新历未颁遗民感怆二首贻王达善曹季辩胡山甫

寒气著人身似病,世涂多故鬓如银。
劫灰今信胡僧说,野燐多应战鬼新。
兵甲纵横满天地,衣冠颠倒走风尘。
古今历数归仁义,河洛图书属圣神。

(0)

次韵答戴帅初送麴二绝

乱离无酒何以活,最爱涓涓浅酌时。
理到何须辨清浊,兴来谁解问醇醨。

(0)

次自仲赋桃花韵

红红白白好容颜,笑日临负锦里山。
且引彩云来洞口,莫随流水去人间。
忆游梦得嗟重到,访异驎之拟不还。
自是刘郎有缘会,一千年后得来攀。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