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龟山禅寺赠僧柏庭》
《龟山禅寺赠僧柏庭》全文
宋 / 黄希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世无心与世闻,好将踪迹远离群。

别来沧海孤舟月,归去青山半榻云。

顿觉有生皆幻梦,更寻无地避尘氛。

东林莲社诗盟在,相送河桥已夕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shānchánzèngsēngbǎitíng
sòng / huáng

chūshìxīnshìwénhǎojiāngzōngyuǎnqún

biéláicānghǎizhōuyuèguīqīngshānbànyún

dùnjuéyǒushēngjiēhuànmènggèngxúnchénfēn

dōnglínliánshèshīméngzàixiāngsòngqiáoxūn

翻译
他出世以来不关心世间纷扰,喜欢将自己的行踪隐藏在人群之外。
自从分别后,我在茫茫大海中独自面对明月,归途经过青翠山峦,半路上只有云雾作伴。
突然间觉得人生如梦,再也找不到能避开尘世喧嚣的地方。
虽然东林莲社的诗歌结社还在,但在河边桥头送别时,已是黄昏时刻。
注释
出世:指脱离世俗生活,超脱尘世。
无心:不关心,不放在心上。
世闻:世间传闻,世俗之事。
踪迹:行踪,足迹。
远离:离开,避开。
群:人群。
沧海:大海,比喻广阔无垠。
孤舟:独自一人的船只。
月:月亮,象征孤独和寂静。
青山:青翠的山峦,象征自然和宁静。
半榻云:半路上的云雾,形容旅途中的孤独。
顿觉:突然领悟到。
幻梦:虚幻的梦境,比喻人生短暂或虚无。
避尘氛:避开尘世的纷扰。
东林莲社:古代佛教社团,以莲花为象征,代表清净。
诗盟:诗歌结社,文学团体。
河桥:河边的桥,常用于送别地点。
夕曛:傍晚的余晖,暗示送别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希武所作的《龟山禅寺赠僧柏庭》。诗人以出世为题,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超脱态度和对禅宗生活的向往。首句“出世无心与世闻”揭示了诗人不求名利,超然物外的心境;“好将踪迹远离群”进一步强调了他选择隐逸的生活方式。

第二联“别来沧海孤舟月,归去青山半榻云”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归隐生活,画面孤独而宁静,以“沧海孤舟”和“青山半榻云”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禅寂生活。第三联“顿觉有生皆幻梦,更寻无地避尘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深刻体悟,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渴望寻找一片清净之地。

最后一句“东林莲社诗盟在,相送河桥已夕曛”提到东林莲社,暗示诗人与僧人柏庭有着共同的诗歌情缘,他们在夕阳下河桥相送,充满了诗意和禅意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寺生活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禅宗精神的追求,具有浓厚的禅意和诗情画意。

作者介绍

黄希武
朝代:宋

黄希武,莆田(今属福建)人(《宋诗纪事补遗》卷八九)。
猜你喜欢

嘉则长卿复以五言绝句二十首博和有如乐府者有如咏史者漫为倚答当更许我事不许我情也仰山师云神道则不无佛法须还老夫在一笑·其十八玉镜台

老奴玉镜台,安侬七宝镜。

奴自当奴心,侬自怜侬命。

(0)

送仲氏敬美视关中学政时皈心道门兹行染指而已·其四

别酒双壸且细倾,中年兄弟不关情。

何必诸生推北斗,那须故纸觅西京。

云开白岳峥嵘态,雪净黄河黯淡声。

纵有奚囊都放却,逢人但可话无生。

(0)

侍御荆使君邀登北固作·其二

为挹三山紫,聊陪一马骢。

峰奇向背日,江阔往来风。

雨色将衣重,霜威付酒融。

谁言识荆晚,不负白头翁。

(0)

龙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过访有赠得六首·其四

辙迹春泥少,谁来恼薜萝。

不嫌诗社累,仍傍酒人过。

一字官堪薄,千秋仲孰多。

武陵花正发,归计莫蹉跎。

(0)

詹录从孙予告喜而寄之

相如归自使,称病乞文园。

名为抽簪好,官宁负弩尊。

斗茶新胜客,种竹旧生孙。

若欲亲花鸟,来从老圃论。

(0)

赠彭仪宾稚修父也

有骥今千里,乘龙是昔年。

国香丛桂近,庭玉一枝偏。

身是仓曹志,人传山水弦。

洪崖莫冲举,留作地行仙。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