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曹娥庙》
《曹娥庙》全文
唐 / 章孝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孝女魂兮何所之,故园遗庙两堪悲。

岭头霞散漫涂脸,江口月沈难画眉。

恨迹未消云黯黯,愁痕长在浪漪漪。

人间荣谢不回首,千载波涛丧色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曹娥庙的哀悼之情,充满了对孝女曹娥的深切怀念与悲痛。首句“孝女魂兮何所之”,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曹娥灵魂去向的思考,表达了对她的深切关怀与牵挂。接着,“故园遗庙两堪悲”点明了诗人面对曹娥庙时的双重悲伤:一是对故园的怀念,二是对曹娥英年早逝的哀痛。

“岭头霞散漫涂脸,江口月沈难画眉”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和象征,岭头的霞光仿佛涂抹在曹娥的脸庞上,江口的月亮则难以再为她画上美丽的眉毛,形象地表现了曹娥的美丽与才华,以及她离世后留下的遗憾与不舍。

“恨迹未消云黯黯,愁痕长在浪漪漪”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云朵的黯淡和海浪的涟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愁,这些情感如同云彩和海水一样无法消散。

最后,“人间荣谢不回首,千载波涛丧色丝”表达了对曹娥生命短暂而辉煌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这句话意味着在人世间,无论荣华还是凋零,都不曾回头,而曹娥的故事却如同千年的波涛,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她的精神与事迹将被世代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曹娥庙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孝女曹娥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时间与记忆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章孝标
朝代:唐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
猜你喜欢

登城南楼

直上层楼步步高,天风摇曳驾鸿毛。

江山认我诗情熟,星斗嫌人胆气豪。

亲舍霏微双眼阔,帝廷迢递寸心劳。

空中点乱梅花雪,袭得清香满布袍。

(0)

采樵图为李总戎题二首·其一

腰斧深山远斫薪,担头风雪竟忘贫。

归来赖有齐眉妇,不似区区汉买臣。

(0)

馀庆道中

馀庆蜀之迁,风烟别一天。

林深不见日,树蜜但闻蝉。

险路山腰转,悲泉石罅煎。

何如解官去,向此北窗眠。

(0)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其四

明日重阳至,尚书小宴开。

酒缘知己醉,诗为菊花催。

学士曾留带,高僧漫渡杯。

牛山何用泣,一醉辄忘回。

(0)

紫骝马

紫骝马,何翩翩。肉鬃耀日赤,隅目夹镜悬。

翠蹄削玉耳批竹,黄金饰勒玉作鞭。

一朝骑出万人羡,驽骀羞缩不敢前。

万里横行沙漠北,几回破虏阴山颠。

功成归来报明主,春风沙苑又年年。

(0)

夜会与邝载道联句·其三

数杯频酌寒窗酒,八句新题午夜诗。

却叹步兵千日醉,肯孤工部百年期。

鬓毛渐短惊予老,眼目长青荷子知。

十载江湖今夕会,对床风雨却连枝。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