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陵春.元若虚总管席上》
《武陵春.元若虚总管席上》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词  词牌: 武陵春

门巷乌衣应好在,风韵尚依然。知是蓬瀛第几仙。

秀色粲当筵。索句濡毫云阁里,清坐袅炉烟。

谁赋回文第二篇。除是见娟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境遇的欣赏与珍惜。首句“门巷乌衣应好在”中,“门巷”指的是家宅之内,可能是庭院或小径,“乌衣”则暗示了一种素净而不华丽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这种简单的日子很难得。接着,“风韵尚依然”表达了对当下风格和气质的赞赏,似乎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

“知是蓬瀛第几仙”则是一种夸张比喻,用来形容诗人所处环境之美,如同身处仙境。下一句“秀色粲当筵”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美好,"秀色"指的是优雅的颜色或光彩,而"粲当筵"则是对这种美丽场景的描绘,可能是在室内,诗人正坐于精致的竹制品中。

接下来的“索句濡毫云阁里,清坐袅炉烟”则转换了画面,诗人似乎在寻找适合这环境的词句(索句),而笔尖沾湿(濡毫)正是写作时细腻的情形。"云阁里"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之处,而“清坐袅炉烟”则描绘了一个安静致远、心境澄明的场景。

最后,“谁赋回文第二篇。除是见娟娟。”中,诗人似乎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够再次创作出与这般美好时光相匹配的文学作品(赋回文),而“第二篇”则可能是对前一首诗歌的呼应或续写。而“除是见娟娟”表达了对所见之景的深刻印象和喜爱,"娟娟"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好,这里也许暗示了一种柔美的自然风光。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心境和文学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感受与欣赏,以及对高雅情操的追求。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丙寅春日承王大将军招同诸公雅集分得萧字

花发桨单折简招,天香惊似雒阳飘。

酒痕一一沾红药,棋势时时得紫貂。

羽猎思随珠浦马,弓鸣忆贯玉门雕。

自来高咏怜袁虎,谢尚风流岂玉箫。

(0)

平湖逢马培原给谏时给谏被沙门眼

平湖雨过白鸥飞,有客扁舟薄暮归。

明月渐圆居士法,天花犹著比丘衣。

湘累梦寐通瑶圃,梅福封章隔紫微。

去国离家予亦久,相逢萧寺泪同挥。

(0)

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其一

涨海冲寒片席斜,惊看积素乱朝霞。

西风不为频飞叶,南雪何因亦作花。

欲曙羚羊疑落月,初晴郁水失平沙。

炎方天气年来异,梅蕊那能当物华。

(0)

阮亭岁暮怀人诗有曰姚生结屋罗浮顶小陆平分古洞天欲觅屈师访仙迹梅鋗岭上隔风烟屈师谓予也其注亦云翁上人旧隐罗浮·其二

南流为泪北为罗,离别其如二水何。

山鬼但知篁竹美,汤师偏见碧云多。

难言风雅归蛮越,亦有江山似屈沱。

三峡羡君频上下,巴人传遍竹枝歌。

(0)

友人见惠端州锦石俾为琴台之用赋答

相贻片石自羚羊,四尺裁同凤嗉长。

作案真宜青玉好,为屏不用锦云张。

清音易取空如水,素手难留冻似霜。

去岁猪肝纯紫砚,一齐珍重在书床。

(0)

何仙姑坛作·其二

少小长桑梦里逢,天花鍊就不乘龙。

飞过海上麻姑石,化作云边玉女峰。

井有寒浆如太华,冈馀红雪似芙蓉。

鲍家尚尔婚勾漏,仙李多情笑彼秾。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