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莫吟泷吏问,梁鸿休赋五噫歌。
百年荣辱能多少,且倒芳樽养粹和。
韩愈莫吟泷吏问,梁鸿休赋五噫歌。
百年荣辱能多少,且倒芳樽养粹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次曲江先寄太守刘宜翁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韩愈和梁鸿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荣辱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及时行乐、保持内心和谐的建议。
“韩愈莫吟泷吏问”,借用韩愈的经历,暗示了面对困难与责难时的无奈与坚持。“梁鸿休赋五噫歌”,引用梁鸿的典故,表达了对不满现实、消极逃避的态度的劝诫。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不公时,不应轻易放弃或沉溺于消极情绪之中。
“百年荣辱能多少”,指出人生的荣华与屈辱都是短暂而有限的,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且倒芳樽养粹和”,则倡导在有限的生命中,应珍惜时光,享受生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通过饮酒或其他方式来滋养心灵,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与哲理思考相结合的方式,既富有文化内涵,又富含人生智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积极态度。
名花逊牡丹,色香皆第一。
珍重花开时,灌溉先秋日。
沃土培根株,尘坌非所择。
香臭本殊途,忻厌互施设。
用厌以为忻,即臭成香洁。
物理无美恶,人心有同别。
君子道岂常,仁智分畛域。
万类同一花,芳秽待时节。
忘秽得花情,爱花因人热。
随世呼马牛,倒想何能及。
但看春明林,我心终匪石。
颜氏乐圣道,陋巷匪所矜。
孔门七十二,一士称安贫。
蔬水曷云易,饥寒托生平。
生死尚殊涂,未可言忘形。
夷齐饿首阳,季路犹结缨。
节烈轻一时,古今皆有名。
名与实俱捐,吾以观其心。
椮椮东岭松,悠悠西山云。
渺渺金乌坠,亭亭玉兔升。
子期不复作,千古谁知音。
中士重名教,上士慎幽独。
幽独吾自知,寤寐徒往复。
心一境乃空,观化成相续。
绝物岂不劳,讵更徇所欲。
醉者之堕车,不死焉足赎。
苦雾积寒林,微香汎石屋。
破衲深蒙头,不真亦不俗。
此士过华胥,风味似天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