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富佳色,韫蓄人未知。
天球有馀润,草木蒙其私。
联绵固不恶,峭独看愈奇。
兹峰岂飞来,兴尽留于斯。
云烟惨么么,灌莽纷离披。
名虽异星渚,实不愧仇池。
惜无小白花,密雪蒙疏枝。
教僧营小筑,便是补陀祠。
湘山富佳色,韫蓄人未知。
天球有馀润,草木蒙其私。
联绵固不恶,峭独看愈奇。
兹峰岂飞来,兴尽留于斯。
云烟惨么么,灌莽纷离披。
名虽异星渚,实不愧仇池。
惜无小白花,密雪蒙疏枝。
教僧营小筑,便是补陀祠。
这首诗描绘了湘山中的一座独立峻秀的山峰——独秀峰,诗人黄彦平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其自然之美。首句“湘山富佳色”点出山景的丰富与秀丽,接下来通过“韫蓄人未知”暗示峰峦之美深藏不露,有待发现。诗人进一步描述山峰的滋润和草木的繁茂,认为连绵起伏的山势虽然不错,但峭立独特的形态更显得奇特引人。
诗人对独秀峰的来历产生遐想,猜测它并非天然形成,而是因兴致所致而停留于此。接着,他用“云烟惨么么,灌莽纷离披”描绘峰顶云雾缭绕,草木茂盛的景象,尽管与星渚(星河中的岛屿)之名不同,但仍具有不逊于仇池(古代美称)的自然魅力。
遗憾的是,诗中未提及小白花的盛开,只有稀疏的雪花覆盖在枝头,增添了几分清冷。诗人建议僧人在此建一小屋,仿佛佛国圣地补陀祠,使得独秀峰更显神圣与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独秀峰的秀美与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