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
腻困未醒,欲语还羞,掩映雾笼烟幂。
艳姿相亚柔枝妥,恁娇倚、西风无力。
只疑是、彩云散影,误留仙魄。不见芳卿消息。
但晓沁嫣红,雨湿轻白。
落日光中,窥影横塘,恰似试妆脉脉。
芳心空有韶华想,忍拼与、清霜狼籍。
雁声里、丹枫伴人泪滴。
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
腻困未醒,欲语还羞,掩映雾笼烟幂。
艳姿相亚柔枝妥,恁娇倚、西风无力。
只疑是、彩云散影,误留仙魄。不见芳卿消息。
但晓沁嫣红,雨湿轻白。
落日光中,窥影横塘,恰似试妆脉脉。
芳心空有韶华想,忍拼与、清霜狼籍。
雁声里、丹枫伴人泪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
"醒眼明霞,问染成、晴堤几分秋色。"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清新的秋日景象,诗人用“醒眼”来形容那清新的视觉体验,而“明霞”则是对天气的描绘,询问的是秋色的浓淡,这里通过“晴堤”的意象,我们可以想象到一条在蓝天白云下延伸的道路,充满了诗意。
"腻困未醒,欲语还羞,掩映雾笼烟幂。" 这几句话则描绘了一种柔和而又带有几分羞涩的气氛。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又感到羞涩,环境中弥漫着雾霭,笼罩在烟云之中。
"艳姿相亚柔枝妥,恁娇倚、西风无力。" 这里则是对植物的描写,“艳姿”表明了它们的美丽,而“柔枝妥”则强调了细腻与柔和。这时诗人又感受到了西风,但这西风却显得有些无力,可能是在秋天渐渐变得温和。
"只疑是、彩云散影,误留仙魄。" 这两句中,“疑”字用得甚妙,让人感到诗人的犹豫与不确定。他在猜测那飘渺的景象,是不是某种神秘力量所剩下的幻影。
"不见芳卿消息。" 这句话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没有得到“芳卿”的任何消息,这里“芳卿”很可能是指那位心爱的人。
"但晓沁嫣红,雨湿轻白。落日光中,窥影横塘,恰似试妆脉脉。"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细腻的秋景,其中“晓沁嫣红”可能是对早晨微红色的描述,而“雨湿轻白”则让人联想到了轻柔的秋雨。接下来的“落日光中,窥影横塘”,诗人通过“窥影”的动作,捕捉到了一幅如同试妆般精致的画面。
"芳心空有韶华想,忍拼与、清霜狼籍。雁声里、丹枫伴人泪滴。" 最后几句中,“芳心”可能是指诗人的内心,而“韶华想”则表明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忍耐着与秋霜的交织,听着雁鸣声,那丹枫树旁的人泪滴落,这里表现出了深深的情感波动。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淡远且带有几分哀愁的秋日情怀。
芳信基花事,东君思亦奇。
横枝疏蓓蕾,半树老丰姿。
心共寒霜苦,香惟夜月知。
最怜清梦觉,疏影竹窗时。
江南见山犹可惜,千里万里行不极。
江北见山绝可怜,三峰两峰谩堆积。
平生未识蜀道难,赖此为余双眼碧。
真人仙去狼不来,突兀与江相怒射。
寻诗更上最高峰,莫叹能消几緉屐。
水光山色只依然,顾我重来鬓非昔。
笑归丘壑横胸臆,别倩东风吹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