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
《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全文
元 / 蒲道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蔼蔼府中英,夫谁可屈指。

窦君长安人,众论共推美。

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

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

一朝过我辞,试问其所以。

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

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

门当道途旁,所幸还乡里。

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

一杯送归鞯,一言赠吾子。

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

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

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蒲道源的《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官场世态的深刻洞察。诗中以“蔼蔼府中英”开篇,赞美了窦彦立在官府中的杰出才能与高尚品德,暗示了他深受众人推崇的事实。接着,“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窦彦立性格的平和与才华的出众,以及他正值壮年,正是施展抱负的最佳时期。

“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则赞扬了窦彦立心胸开阔,言谈举止皆有章法,体现了他的成熟与稳重。然而,好景不长,诗中转而描述了窦彦立因朝廷新立的法令而不得不离开,踏上迁调之路。“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一句点明了官场的变动与无奈,表达了对友人不得不离开的惋惜之情。

“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说明了官府文书的紧迫性,使得窦彦立无法停留,只能匆匆上路。面对离别,诗人感同身受,心中满是惘然与不舍。“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生动地刻画了离别的复杂情感。

最后,诗人以一杯酒相送,一句赠言,表达了对窦彦立的祝福与期待:“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这不仅是对窦彦立个人品格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官员的期望——无论前路如何艰难,都应坚守正直,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达到人生的高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对官场现象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蒲道源
朝代:元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七首·其三十五

重重帘幕掩流苏,花下相携倒玉壶。

报道停斟半含醉,踉跄起舞倩人扶。

(0)

客枕

客枕睡不着,天高秋气清。

寒灯照四壁,孤泪滴三更。

霜落芙蓉悴,江空鸿雁鸣。

无衣复无褐,忽忽岁徂征。

(0)

秋怀五首·其二

秋夜何迢迢,迢迢不能寐。

起坐弹孤琴,写此千古意。

《鸣凤》久寂寥,《猗兰》亦憔悴。

往圣既莫作,后贤孰当继。

独怜商山翁,去去复遐逝。

空谷亦何有,紫芝聊可饵。

如何末路中,亦堕留侯计。

羽翼傥不成,鸿鹄将垂翅。

苟可利生民,宁辞暂纡辔。

区区后世名,于翁胡足记。

(0)

感春·其四

朝采山上蕨,暮采涧底薇。

虽无粱肉味,聊可以御饥。

羔羊荐美酒,饱食同豢牺。

玄庐苟未闭,彼此谁是非。

(0)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竹枝歌予亦作数首·其四

千株云锦照江沙,沙上青旗卖酒家。

莫怪狂夫狂得彻,吴姬玉手好琵琶。

(0)

江村乐四首·其四

日斜深坞牛卧,潮落平沙蟹行。

秋社未开绿酝,夜炊初碓红粳。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