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骚。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
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
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
此诗描绘了一幅严冬之夜,民众受寒之苦的图景。"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表明人们因缺乏取暖之物,只能在寒冷中入睡,甚至半夜还要起来活动以驱逐寒意。这两句生动展现了古人冬日生活的艰辛。
"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则形象地描绘了寒风如同射来的箭一般,穿透衣服,刺骨入心,让人感到无处遁藏。"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更进一步强调了寒冷的侵袭力度,使得人们连屋内都无法获得温暖。
接下来的"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则是对比,富贵之家能够享受温暖与美酒,而贫苦百姓只能听闻而已,这种对比更突显了社会的不平等。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愿望,即便是短暂的火光,也宁愿以牺牲生命去换取一瞬间的温暖。"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则是对那无法触及的温暖做出的一种无奈与渴望。
最后,"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表现了在极端寒冷中,连生命都可能因此而逝去,而那些能够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人,又是何等身分。这一段落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寒冷对百姓生活的严酷影响,同时也寄寓着诗人对于贫富差距的批判态度及对生命尊严的关怀。
摊破红笺篆碧螺。酒醒腕弱墨慵磨。
暗吹兰气载香多。
倚玉笑餐云子饭,抛珠真胜雪儿歌。
吾生休自说蹉跎。
颂使君,不颂使君清。不颂使君能。
能者必苛察,清者持廉名。梁溪饥,食不能二釜。
走告慈父。父曰嗟予食,女乃发仓庾。
老者壮者幼者各以序。有不能食君心愁。
食或不给又以为忧。为糜粥饱女,无使绝其喉。
彼何人斯后堂罗酒肉。啖者嬉,剜者哭。
使君独是荒年谷。儿啼甘含饴,母心苦持荼。
九重来诏书。锡以绯鱼煌煌绶拖朱。
君之来,自玉堂。枳棘栖鸾凰。天子所重在循良。
不颂使君能,能者必苛察,不颂使君清。
清者持廉名。呜呼使君何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