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其一》
《己酉岁十一月二十六日避寇至龙潭院十二月十五日作五首·其一》全文
宋 / 洪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径转桥横水,林深寺据山。

钟鱼告阒寂,松竹媚孱颜。

避地欣有托,依僧成暂閒。

东归路不隔,片片陇云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避难至龙潭院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径转桥横水”,生动展现了路径曲折,小桥横跨水流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林深寺据山”一句,将视线引向了深邃的树林和依山而建的寺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钟鱼告阒寂,松竹媚孱颜”两句,通过钟声和鱼的象征,以及松竹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里的“钟鱼”可能指的是寺院中的钟声和鱼鼓,它们在寂静中回响,增添了环境的神秘感。“松竹媚孱颜”则以松树和竹子的生机勃勃,映衬出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避地欣有托,依僧成暂閒”表达了诗人对暂时找到避难之所的喜悦,以及在僧侣的陪伴下获得片刻宁静的心境。这不仅是对现实处境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最后,“东归路不隔,片片陇云还”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此地,回归东归之路,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这片土地和宁静生活的留恋。陇云的“片片”不仅描绘了云彩的形态,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变化,但无论何时何地,那份宁静与美好都将伴随诗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洪炎
朝代:宋   字:玉甫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生辰:1067~1133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猜你喜欢

病中于鳞子与公实子相夜过·其一

此日群公过,能令稚子欢。

珠光海月动,剑色夜星寒。

牢落千年在,浮沉万事安。

时人归眼底,世道总眉端。

(0)

许解元悼妾·其一

带有同心在,丝将续命迟。

泪偷埋玉地,心折赐珠时。

解幌风从入,钩帘月自垂。

安仁故亡恙,不那鬓成丝。

(0)

道场山绝顶望太湖

危阁耸层峦,松涛五月寒。

太湖十万顷,斜浸碧阑干。

杯中映滵汩,槛外腾超忽。

回光竞千鬣,穷岛迫一发。

青天不道向外生,白日如从此间没。

三萍渐近三馀皇,便欲呼之汎渺茫。

纵然未入林屋去,且指包山寻故乡。

(0)

过张吏部留题

君家屏风五尺雪,上有颠蓑迹盘郁。

麈尾蟏蛸半壁垂,胡床以外无长物。

使君酒圣谁当敌,新丰酽夺梨花色。

饮酣不识袁彦道,布帽已染吴兴墨。

金壶丁丁水欲尽,临行掷杯意难忍。

安能三日不相过,令我真成轻薄尹。

(0)

赠卢楠·其二

国相脱齐骖,越石始称人。

宁为终胥靡,不作下坐宾。

区区夷门卒,偃蹇魏王孙。

执辔恭弥下,因疏翻见亲。

虽非巢由节,两分故相尊。

卢生完城旦,磬折何逡巡。

宁无知音望,仓卒谁见伸。

肉食侵士权,藜藿竟焉陈。

(0)

度竹坞岭

上岭若攀天,下岭若穿井。

落日犹半规,深松已先暝。

事将馀兴败,足与归念梗。

时觉虬龙争,肃然发深警。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