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沁荷筒酒。认冰肌、本来无汗,暑能侵否。
八尺龙须云母幌,轮扇风生柱斗。
看永晷、朱曦照九。
小住匡床寻午梦,避人窥、深院鹦哥守。
匀面了、玉搔首。芙蓉塘外轻雷走。
防梅润、衣篝轻炷,香添银手。
入夜桐阴调睡鹤,淡月疏棂却受。
家可近、采莲泾口。
绿水红跗丹脸似,较清标、早薄张郎丑。
簪蕙草、倚新牖。
凉沁荷筒酒。认冰肌、本来无汗,暑能侵否。
八尺龙须云母幌,轮扇风生柱斗。
看永晷、朱曦照九。
小住匡床寻午梦,避人窥、深院鹦哥守。
匀面了、玉搔首。芙蓉塘外轻雷走。
防梅润、衣篝轻炷,香添银手。
入夜桐阴调睡鹤,淡月疏棂却受。
家可近、采莲泾口。
绿水红跗丹脸似,较清标、早薄张郎丑。
簪蕙草、倚新牖。
这首《金缕曲·夏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闺房中的清凉静谧景象。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酷暑中寻求清凉与宁静的心境。
“凉沁荷筒酒”,开篇即以荷筒酒喻清凉之感,仿佛夏日里的一阵清风,直接点明了主题——夏日的清凉。接下来,“认冰肌、本来无汗,暑能侵否”一句,通过想象主人公如冰肌般不受暑气侵扰的身体状态,进一步强化了清凉的感受。
“八尺龙须云母幌,轮扇风生柱斗”描绘了室内装饰的奢华与精致,龙须幌与云母幌相映成趣,轮扇转动时带起的微风仿佛从斗室之中吹拂而出,营造出一种既凉爽又雅致的氛围。
“看永晷、朱曦照九”则通过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夏日的漫长与炎热,而主人公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然自得,享受午后的宁静时光。
“小住匡床寻午梦,避人窥、深院鹦哥守”描绘了主人公在夏日午后的小憩场景,深院中的鹦鹉似乎也在陪伴主人,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
“匀面了、玉搔首”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美的追求,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不忘修饰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
“芙蓉塘外轻雷走,防梅润、衣篝轻炷,香添银手”将视线转向室外,轻雷声与梅雨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为夏日平添了几分诗意。主人公通过点燃衣篝,增添香料,以抵御湿气,同时也为自己营造了一个更加舒适的空间。
“入夜桐阴调睡鹤,淡月疏棂却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桐树的阴影下,主人公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着月光带来的清凉与宁静。
“家可近、采莲泾口,绿水红跗丹脸似,较清标、早薄张郎丑”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身品质的自信与自豪,即使在夏日的喧嚣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簪蕙草、倚新牖”最后以簪花倚窗的细节收尾,不仅体现了主人公对美的追求,也象征着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夏日闺房中各种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酷暑中寻求心灵宁静与自我修养的过程,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理的思考。
圯桥进履处,洪波没碑颡。
留得子房山,颓然立榛莽。
可怜楚王峰,朝昏共俯仰。
黄石与赤松,令人有余想。
当年秦皇鹿,得失如反掌。
况乃韩彭辈,身命付罗网。
今古此浮名,谁能塞天壤。
悲风起林末,谡谡发枯响。
空瞻博浪墟,轮蹄自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