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知郡韩公挽诗·其一》
《知郡韩公挽诗·其一》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夫君抱清节,独秀不求知。

晋鄙多薰德,阌乡早出奇。

功名天靳惜,正直自扶持。

赖有仁风在,朱轓两郡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为纪念韩魏公(韩愈)而作的挽诗。挽诗是一种形式,通常用于悼念故人或表达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韩魏公品德和才华的颂扬,展现了自己对于理想人格与高尚品质的追求。

“夫君抱清节,独秀不求知。”这里,“夫君”指的是韩魏公,他“抱清节”,意味着他保持着清廉正直的人格;“独秀不求知”则表明他即便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也依然保持着卓尔不群的高洁品质,不寻求外界的认可。

接下来,“晋鄙多薰德,阌乡早出奇。”“晋鄙”指的是韩魏公曾任职的地方,诗人在赞美他在当地留下了丰富的德政;“阌乡早出奇”则强调了韩魏公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功名天靳惜,正直自扶持。”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对于功业和名声,虽然天地也会珍惜,但真正能够支持自己的是那份坚守正直的品质。

最后,“赖有仁风在,朱轓两郡遗。”这里,“赖有仁风在”意味着依靠着韩魏公留下的仁德之风;“朱轓两郡遗”则指这股仁风在他曾经治理过的两个郡(朱轓)中仍然被人们所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韩魏公品格和功业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追求,以及对先贤之德永存的祈愿。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妙喜景

二士共谈碑上法,千僧同酌沼中泉。
法门泉味知多少水桶绳头一串穿。

(0)

梅花山茶

月淡玉逾瘦,雪深红欲燃。
同时不同调,聊用慰衰年。

(0)

蟠龙瀑布自山顶漫汗淋漓,分数道而下,望之

银汉来从左界天,天风吹浪落苍巅。
人间只见秧田润,唤作蟠龙洞里泉。

(0)

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山谷谪居时屡登此亭,

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緪铁横。
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
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0)

乾道己丑守括,被召再过钓台,自和十年前小

浮生渺渺但飞埃,问讯星宫又独来。
天上人间最高处,为君题作郁萧台。
拙疏何计补涓埃,惭愧双旌云复来。
三过溪门今老矣,病无脚力更登台。
界天山雪净黄埃,溪上扁舟夜沉来。
匝地东风劝椒酒,山头今日是春台。

(0)

请佛阁晚望,雪山数十峰如烂银,晁耀暑光中

垒块苍然是九州,大千起灭更悠悠。
雪兴正照天西角,日影长浮雨上头。
峰顶何曾知六月,尘间想已别三秋。
佛毫似欲留人住,横野金桥晚未收。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