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千仞馀,直上柱霄堮。
苍茫海东隅,势欲压磅礴。
我来秋风暮,草木渐黄落。
初疑挟六丁,复恐齐五岳。
想当天造初,缥缈雷斧斲。
伫立久叹嗟,神功付冥漠。
峨峨千仞馀,直上柱霄堮。
苍茫海东隅,势欲压磅礴。
我来秋风暮,草木渐黄落。
初疑挟六丁,复恐齐五岳。
想当天造初,缥缈雷斧斲。
伫立久叹嗟,神功付冥漠。
这首诗描绘了天柱峰的雄伟壮观,诗人以“峨峨千仞馀,直上柱霄堮”开篇,生动地展现了天柱峰的高度和其直插云霄的气势。接着,“苍茫海东隅,势欲压磅礴”进一步强调了天柱峰的壮丽景象,仿佛要将大海东边的广阔都压在脚下。
“我来秋风暮,草木渐黄落”则描绘了诗人来访时的季节背景,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凄美之感。而“初疑挟六丁,复恐齐五岳”则通过想象中的神力,表达了对天柱峰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
最后,“想当天造初,缥缈雷斧斲。伫立久叹嗟,神功付冥漠。”诗人想象着天柱峰在天地初开之时,是如何被雷斧雕琢而成,不禁为之驻足感叹,赞美这超乎人力的神功,将其归于不可知的神秘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天柱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怅飘零、江湖萍梗,津亭听断官鼓。
堆盘苜宿清寒味,换了一生羁旅。官太苦。
却还算、寒毡未困先生住。扁舟竟去。
早一夜西风,莼鲈江上,归梦托鸥鹭。
平生泪,写入庾郎词赋。吟成何限凄楚。
江东我亦填词手,难说浮名不误。君见否。
已点点、清霜上了江潭树。鬓丝尔许。
恐如此青山,毫丝哀竹,浑不抵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