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义门》
《郑义门》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丹诏旌门巳拜嘉,千年盛典实堪誇。

史臣何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门。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题为《郑义门》,是对郑氏家族孝义之风的颂扬。诗中通过“丹诏旌门”、“千年盛典”、“天子亲书”等词句,描绘了郑氏家族受到朝廷表彰的荣耀时刻,强调了其孝义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地位。

“丹诏旌门巳拜嘉”,开篇即以“丹诏”形容皇帝的诏书,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荣耀,“旌门”则指表彰的牌坊或门楼,此处形象地表达了郑氏家族因孝义之举而被朝廷正式表彰的情景。“巳拜嘉”则暗示了这一荣誉已被家族成员接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千年盛典实堪誇”,进一步强调了这一表彰活动的非凡意义,不仅在当时是盛大的庆典,而且对于后世而言,也是值得骄傲的历史事件。这表明方孝孺对郑氏家族孝义文化的高度评价和对其长远影响的认可。

“史臣何用春秋笔”,借用《春秋》一书的典故,春秋笔法指的是在历史记载中通过文字表达对人物或事件的褒贬之意,而不直接点明。方孝孺在此处巧妙地运用此典,意在说明郑氏家族的孝义之举无需借助史官的笔墨来彰显其价值,因为其本身就是历史的佳话,无需刻意修饰。

“天子亲书孝义门”,最后点明了这一表彰的具体形式——天子亲自书写“孝义门”的匾额,这一举动不仅是对郑氏家族的最高荣誉,也体现了皇室对孝道文化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这一细节,方孝孺不仅赞扬了郑氏家族的孝义精神,也表达了对孝道文化传承的肯定与推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郑氏家族孝义之举的赞美,展现了方孝孺对孝道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孝义之风的重视与推崇。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卷春空/定风波

墙上夭桃簌簌红。
巧随轻絮入帘栊。
自是芳心贪结子。
翻使。
惜花人恨五更风。
露萼鲜浓妆脸靓。
相映。
隔年情事此门中。
粉面不知何处在。
无奈。
武陵流水卷春空。

(0)

惜馀春/踏莎行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
浮红涨绿鱼文起。
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
阑干长对西曛倚。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0)

醉梦迷/采桑子

深坊别馆兰闺小,障掩金泥,灯映玻璃。
一枕浓香醉梦迷。
醒来拟作清晨散,草草分携。
柳巷鸦啼。
又是明朝日向西。

(0)

下水船·芳草青门路

芳草青门路。
还拂京尘东去。
回想当年离绪。
送君南浦。
愁几许。
尊酒流连薄暮。
帘卷津楼风雨。
凭阑语。
草草蘅皋赋。
分首惊鸿不驻。
灯火虹桥,难寻弄波微步。
漫凝伫。
莫怨无情流水,明月扁舟何处。

(0)

念彩云/夜游宫

流水苍山带廓。
寻尘迹、宛然如昨。
犹记黄花携手约。
误重来,小庭花,空自落。
不怨兰情薄。
可怜许、彩云漂泊。
紫燕西飞书漫托。
碧城中,几青楼,垂画幕。

(0)

怀寄周元翁十首

周郎尘外人,冰甃立寒玉。
去我千里余,炯炯长在目。
有德且有言,可采篆缣竹。
未为造物怜,方徇斗筲禄。
司晨属群鸡,安事彼鸾鹄。
聊自况疲驽,盐车不为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