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皋东半匝松杉,百世英灵此秘缄。
古迹未亡知县突,坚珉犹刻领军衔。
司尊泻露浇坟土,殉剑飞虹贯石岩。
支下闻孙今白首,亢宗无力愧朝衫。
亭皋东半匝松杉,百世英灵此秘缄。
古迹未亡知县突,坚珉犹刻领军衔。
司尊泻露浇坟土,殉剑飞虹贯石岩。
支下闻孙今白首,亢宗无力愧朝衫。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清明拜扫远祖兵马》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祭扫先人陵墓的情景,展现出对祖先的敬仰与家族历史的感慨。首句“亭皋东半匝松杉”,以松杉环绕的陵墓为背景,渲染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次句“百世英灵此秘缄”,表达了对历代先祖英魂的深深怀念,暗示着家族历史的厚重。
“古迹未亡知县突,坚珉犹刻领军衔”两句,通过描述墓碑上的官职铭文,展示了先人的功绩和地位,以及时间虽久,但遗迹犹存的感慨。接着,“司尊泻露浇坟土”一句,以祭奠仪式中的洒水动作,象征对祖先的敬奉和思念之情。
“殉剑飞虹贯石岩”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殉葬的宝剑犹如彩虹般耀眼,穿过石岩,增添了神秘色彩,展现了家族荣耀的历史记忆。最后一句“支下闻孙今白首,亢宗无力愧朝衫”,诗人感慨自己作为子孙,年事已高,却未能光大祖业,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和愧疚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也寓含了对自身责任的反思,具有浓厚的家庭伦理和历史传承的主题。
试望平原,冷云罥日,知是何人坟墓。
儿女犹存,纸钱空费,挂上白杨枯树。
手奉盈尊酒,和血泪、齐浇抔土。
重泉唤罢无闻,彻俎匆匆归去。依旧冢眠狐兔。
叹驹隙人生,空劳争骛。
碑蚀青苔,陇藏白草,华屋于今谁处?
但得留遗胤,荐蘋藻、灵其休吐。
踯躅行人,也感一般霜露。
白雁横天,黄花匝地,可怜时节深秋。
自荒村策蹇,暮返林邱。
到家未及閒言语,见僧雏、短简相投。
为言佳客,渡江远至,下榻僧楼。倒屣何敢夷犹。
早芒鞋竹杖,夜访羊求。喜骚坛名将,老益风流。
漫言别后相思苦,请交看、白发双头。
主人兴发,三更不寐,只劝香瓯。
七年不到红桥重,来放棹,当三伏。
微风吹雨,浓云翳日,远天新沐。
碧藕香中,画楼深处,酒旗高矗。
望东船西舫,衣光鬓影,帘儿下,人如玉。
时样内家妆束。采香游、陂塘几曲。
红牙小驻,丹唇潜转,歌摇金谷。
不管愁人,中年以后,神伤丝竹。
笑狂奴、买醉无钱,浪踏遍,平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