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裴相公上太原》
《送裴相公上太原》全文
唐 / 王建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

时难独当天下事,功成却进手中筹。

再三陈乞垆烟里,前后封章玉案头。

朱架早朝立剑戟,绿槐残雨看张油。

遥知塞雁从今好,直得渔阳已北愁。

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毬。

圣主分明交暂去,不须高起见京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péixiānggōngshàngtàiyuán
táng / wángjiàn

háixiétángyìnxiàngbìngzhōujiāngxiāngjiānquánshìhóu
shínándāngtiānxiàshì

gōngchéngquèjìnshǒuzhōngchóu
zàisānchényānqiánhòufēngzhāngàntóu

zhūjiàzǎocháojiàn绿huáicánkànzhāngyóu
yáozhīsāiyàncóngjīnhǎo

zhíyángběichóu
biānjǐngxúnjìnhuànshānchénghòuguǎnzhòngxiū

qiānqúnbáirènbīngyíngjiéshíduìhóngzhuāngqiú
shèngzhǔfēnmíngjiāozàn

gāojiànjīnglóu

注释
还携:带着。
堂印:官府的印信,象征官职。
并州:古地名,泛指北方边疆地区。
将相:将领和宰相,这里指高级官职。
兼权:同时拥有或代理的权力。
武侯: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这里比喻贤能的官员。
时难:当时的困难时期。
独当:独自承担。
天下事:国家大事。
功成:功绩完成。
却进:退让,不居功自傲。
手中筹:手中的权力或计谋。
再三陈乞:多次请求退休。
垆烟:炉中燃烧香料产生的烟雾,常用来形容闲适的环境。
封章:密封的奏章,通常用于秘密上书。
朱架:红色的仪仗架,代指朝廷的仪式。
早朝:早晨的朝会。
立剑戟:站立着的兵器,表示仪仗森严。
绿槐:绿色的槐树,常用于描绘宫庭或官署的环境。
张油:张开的伞,可能指雨伞或遮阳伞。
塞雁:边塞的大雁,常用来寄托思乡之情或和平的愿景。
直得:使得,致使。
渔阳:古代郡名,这里泛指北方边境地区。
北愁:北方的忧愁,引申为边患。
边铺:边防哨所。
警巡:警戒巡逻。
旗尽换:旗帜全部更换,表示军事准备或庆典。
山城:山区的城市。
候馆:驿站或旅店。
壁重修:墙壁重新修缮。
千群白刃:众多手持兵器的士兵。
兵迎节:士兵列队迎接长官的仪仗。
十对红妆妓:多对装扮华丽的女子。
打毬:打球,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
圣主:贤明的君主。
分明:清楚地。
交暂去:暂时离职,去职一段时间。
不须:不需要。
高起:登高。
见京楼:远眺京城的高楼,比喻怀念朝廷。
翻译
带着府衙的官印前往并州,身兼将相之权如同昔日的武侯。
在艰难时刻独自担当国家大事,功成名就后却谦让手中的权柄。
多次在炉烟缭绕中请求致仕,桌案上前后堆满了辞官的奏章。
清晨上朝时仪仗剑戟林立,雨后槐树下望着张开的伞盖。
遥想边塞的大雁从此安好,直让渔阳以北不再有忧愁。
边防哨所警戒加强旗帜更新,山区的驿站与客馆墙壁重修。
千名士兵持刀迎接节度使,十对红妆女子打球作乐。
圣明的君主清楚地知道你只是暂时离去,不必登高远望京城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送裴相公上太原》。诗中描绘了送别之情和边塞将帅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还携堂印向并州, 将相兼权是武侯。" 这两句开篇便点明送别对象是一位手握重权、地位崇高的武将,其地位之重要可与古时的著名将领相比。

"时难独当天下事, 功成却进手中筹。" 时局多艰,不是个人能够承担的重任,但功绩建立后,却又是一番不同的计谋策略。这两句表达了对将帅肩负责任和面临挑战的认同。

"再三陈乞垆烟里, 前后封章玉案头。" 这两句则写出了送别之际的情感交流,以及官员之间的交谊往来,充满了书信往来的温馨。

接下来的几句 "朱架早朝立剑戟, 绿槐残雨看张油。 遥知塞雁从今好, 直得渔阳已北愁。" 描述了边关的肃穆景象和对远方战事的关注。

最后几句 "边铺警巡旗尽换, 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 十对红妆妓打毬。 圣主分明交暂去, 不须高起见京楼。" 写出了边关的紧张气氛、军队的整肃以及将帅离别时的情感复杂性。

诗中通过送别之情,展现了唐代边塞生活的壮阔和严峻,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赞美。

作者介绍

王建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和乐堂诗

堂敞群山紫翠中,一门和气暖融融。

每看霄斗县从北,别有春风来自东。

万里云烟团槛桂,百年枝叶老桥枫。

帘栊笑诣时时发,莫问瑶台第几重。

(0)

述梦·其二

跣而濯,宛如昨,罗鞋四钩閒不著。

棠梨花下踏黄泥,行踪不到栖鸳阁。

(0)

咏鲍叔牙诗

鲍叔相齐桓,举贤立霸功。

心知管夷吾,所以常见容。

一朝代齐相,烈烈营西东。

遂令王纲正,列国咸服从。

高谊薄云汉,羡彼双飞鸿。

后来结交者,自谓胶漆同。

见利竞毫发,相挤陷阱中。

昔若芝与兰,今为蒿与蓬。

古人不可见,邈焉想高风。

(0)

六月五章

六月凄风,七月暑雨。倏雨倏寒,道修以阻。

允允君子,迪尔寝兴。毋沾尔行,国步斯频。

哀此下民,靡届靡极。不有老成,其何能国。

吁嗟老成,独遗典刑。若屋之倾,尚支其楹。

心之忧矣,言靡有所。如彼喑人,食荼与苦。

依依长谷,言采其芝。人各有时,我归孔时。

昔彼叔季,沉湎以逞。耄集以咨,我人自靖。

允允君子,淑慎尔则。靡曰休止,民何于极。

日月其逝,如彼沧浪。南北其望,如彼参商。

允允君子,毋沾尔行。如日之升,以曷不光。

(0)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其三

柴墟吾所爱,春阳溢鬓眉。

白岩吾所爱,慎默长如愚。

二君廊庙器,予亦山泉姿。

度量较齿德,长者皆吾师。

置我五人末,庶亦忘崇卑。

迢迢万里别,心事两不疑。

北风送南雁,慰我长相思。

(0)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彷佛窥室堂?

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