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子贞远访自言山居之胜以二诗送之·其二》
《杜子贞远访自言山居之胜以二诗送之·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喜说山居胜,兰亭一盼中。

松楸今十世,竹帛故三公。

念德心何极,幽栖道未穷。

吾归访岩壑,鸡黍更谁同。

(0)
翻译
喜欢谈论山居的乐趣,这一切都如兰亭聚会一般在心中浮现。
松树和楸树已繁衍十代,竹简和丝帛记载着古老的三位贤公功绩。
怀念他们的美德,心中的感慨无尽,隐居的生活道路似乎没有尽头。
我回归山林探寻,又有谁能共享鸡黍之宴呢?
注释
山居:居住在山中。
兰亭:古代名亭,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盼:想象,回忆。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十世:十代,表示时间长久。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竹简和丝帛。
故:过去的,旧有的。
念德:怀念美德。
心何极:心情如何能表达尽。
幽栖:隐居生活。
道未穷:道路无尽,意指追求未完。
岩壑:山川沟壑,自然景观。
鸡黍:泛指农家粗食,这里指邀请朋友共餐。
更谁同:还有谁可以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安逸的生活情景。"喜说山居胜,兰亭一盼中"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喜悦和满足,"兰亭"常指幽静雅致之所,这里可能是诗人自己营建的居所,一盆茶水便能享受其中的清净。

接着两句"松楸今十世,竹帛故三公"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久远与宁静。"松楸"指的是松树和楸树,这里的"十世"意味着这些树木已经历经了很长的年月,而"竹帛"指的是用竹子编织成的窗帘或门帘,"三公"则可能是指代远古先贤或尊贵之人,这里暗示山中生活与世间的隔绝和超脱。

"念德心何极,幽栖道未穷"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对山中隐居生活的深入探索。"念德心"指的是思考和修炼品德,而"幽栖道"则是形容在寂静之地研习道法,这里的"未穷"意味着这种追求永无止境。

最后两句"吾归访岩壑,鸡黍更谁同"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岩壑"指的是山中的洞穴或石壁,这里的"访"意味着返回和探寻,而"鸡黍"是古代隐士常食之物,这里的"更谁同"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远离尘世,与自然为伍,享受独特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细腻描绘和个人修养深邃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纯净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赵北口行宫叠旧韵二首·其一

通闰冰初泮,迟春花未妍。

座茵重布此,壁句载赓前。

孤鹜空中下,远帆云外悬。

虚窗依碧水,不系得称船。

(0)

涿郡览古·其七

胡良拒马多淫潦,内帑成桥利旅烝。

中馈戒惟干外政,颂功何事记江陵。

(0)

嵌岩室

见天于仙壶,生树不土壤。

谷情有顾盼,峰势自偃仰。

揭檐低可寻,布席方容丈。

近步虽萦纡,遐视极寥朗。

王宰奚形容,韩众或来往。

(0)

待月

宜人秋月不可孤,过望未减寒光铺。

玉轮虽迟聊待诸,泛我平安月镜居。

言寻西岸瞻东隅,有如南楼康乐夫。

望所迟客方踟蹰,金线一缕拖扶疏。

如钩如璧只须臾,依然全体呈夜珠。

素彩斐气流满湖,荡諠惬蕴有是乎。

树姿波态皆清都,棹归宁可长夜娱,流阴一瞬不我须。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八十酒

秩秩会宾俦,言言共酢酬。

兰英香气泛,竹叶露光浮。

从事青州判,仙人梁市游。

永怀恶旨训,底用羡糟邱。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四十九琴

椅梧峻岳隈,匠石奋斤开。

理性赪鱼跃,通神白鹄来。

欧阳岂在器,司马尚馀台。

雅正中和导,为音讵贵哀。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