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千山远,旋回万壑通。
城高不碍日,树小亦迎风。
极望人烟密,孤吟海月空。
鸟啼犹夕照,踏破翠云中。
睥睨千山远,旋回万壑通。
城高不碍日,树小亦迎风。
极望人烟密,孤吟海月空。
鸟啼犹夕照,踏破翠云中。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城楼上眺望远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深沉的人间烟火。
首联“睥睨千山远,旋回万壑通”以“睥睨”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群山的豪迈姿态,同时“旋回万壑通”则展现了山川的连绵不绝和广阔无垠,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
颔联“城高不碍日,树小亦迎风”对比了城市的高度与自然界的元素,城楼之高并未遮挡阳光,树木虽小却能随风摇曳,既体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由与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极望人烟密,孤吟海月空”描绘了远处人烟稠密的景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诗人独自一人吟唱,面对着空旷的海面与明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宇宙的感慨。
尾联“鸟啼犹夕照,踏破翠云中”以鸟鸣与夕阳作为画面的点缀,不仅增添了动态之美,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活力。而“踏破翠云中”则富有象征意味,既可能是指诗人穿越了层层绿意,也可能暗喻心灵的探索与超越,给人以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人间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