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鉴上人半云轩》
《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鉴上人半云轩》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我访东山丞相谱,因过南墅半云寮。

雉栖薜荔都苍墓,鳌补夫容大士桥。

万岁藤枝神蜕杖,三花树子瘿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时作远公莲社招。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十七日过无住庵因留题鉴上人半云轩》。诗中,诗人以游历东山丞相谱为引,经过南墅半云寮,描绘了一幅富有禅意的画面。他描述了雉鸟栖息在长满薜荔的古老坟墓旁,以及鳌鱼补饰的大士桥,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诗人还提及了万岁藤上的神杖和长出三花的树子,这些奇特的景象寓含着超凡脱俗的意味。

最后,诗人赞赏了庵中的老僧既是虔诚的修行者,又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时常邀请人们参与类似远公莲社的聚会,体现了僧人的修行生活与人间烟火气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再用前韵呈毅夫

洛阳曾识面,穰下竟论交。

久若居兰室,初如食蔗梢。

故非偷姓孔,谁敢僭名郊。

作事常师古,当官肯代庖。

匪躬期蹇蹇,夷行笑嘐嘐。

稷也真尧力,参乎岂桀髇。

金楼传宝构,杂俎当珍肴。

讲舍推攸止,宾筵绝载呶。

孙窗馀腊雪,徐榻卧寒茭。

反舌宵鸣蝈,长踦暖挂蛸。

即今除户墐,那得曝檐茅。

远梦方随蝶,轻绡拟换鲛。

历来双凤阙,律动半山坳。

草色揉蓝染,花名篆字钞。

膘肥熊自扑,香满麝争跑。

乳雉翔仍集,鸣禽语渐剿。

柳将金自比,楮与玉相淆。

节应豳三日,阳添泰一爻。

碧圆牵翠荇,红蕾破香苞。

莺出求同志,鸿归学共胞。

形容当舞籥,音韵中笙匏。

丽苑闻亡是,熙台亚有巢。

不材真是栎,何算信如筲。

交淡非同醴,流清岂为胶。

往来须倒载,生灭任浮泡。

纵阻陈歌管,犹容听镯铙。

北窗宁独卧,南岳谩相嘲。

酒用陶巾漉,诗须贺锦包。

尽教谈麈尽,仍取唾壶敲。

不向花前醉,应惭薄荷猫。

(0)

思岩老呈彭器资

春远下楼迟,城高背落晖。

鹡鸰经岁别,鸿雁几时归。

柳阔行人尽,花残驿使稀。

濠州在云下,深欲伴归飞。

(0)

雨中望皖公山不见因寄提举马大丞·其二

啼猿飞鹤近孱颜,想见仙翁步履还。

贾谊行须对宣室,谢安未用忆东山。

(0)

再和子育韵·其二

日夜归心折大刀,羔裘貂鼠岂无袍。

利名毕竟拟何用,身世由来空自劳。

(0)

和都官看雪·其二

朔风吹雪落云端,腊意春容尽苦寒。

收拾浊醪成一醉,怅无丝竹借馀欢。

(0)

寄观音能老·其二

缥缈烟云水石间,生涯见说足安闲。

更烦细问黄龙看,合在尘劳合在山。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