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应制·其二》
《夏日应制·其二》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峥嵘日脚火云红,竹馆荷亭坐晚风。

天下谁为无暑地,月中宁有广寒宫。

冰颁玉井恩施溥,露忆金茎渴思空。

多少苍生方病暍,为霖须仗傅岩翁。

(0)
鉴赏

此诗描绘夏日炎炎之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的酷热与清凉之境的对比。首句“峥嵘日脚火云红”以“峥嵘”形容日脚,形象地描绘了夏日阳光直射地面时的炽烈与壮丽;“火云红”则直接点明了夏日天空中燃烧般的云彩,渲染出夏日的炎热氛围。

接着,“竹馆荷亭坐晚风”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一个避暑的凉爽之地——竹林中的小馆和荷花亭中,晚风拂过,带来一丝丝凉意,与前文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夏日午后景象。

“天下谁为无暑地,月中宁有广寒宫。”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夏日的炎热与理想避暑之地的向往。诗人以“天下谁为无暑地”提出疑问,表达了对夏日酷热的无奈与渴望找到避暑之所的情感;紧接着,“月中宁有广寒宫”,则以想象中的月宫来比喻理想的避暑之地,暗示了人们对于清凉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冰颁玉井恩施溥,露忆金茎渴思空”两句,将夏日的清凉与自然界的恩赐联系起来,冰镇的玉井水和甘露仿佛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缓解了夏日的酷热与干渴。然而,尽管自然界的恩赐令人欣喜,诗人却并未因此满足,而是转向对人间疾苦的关注:“多少苍生方病暍,为霖须仗傅岩翁。”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能够带来雨水解救干旱、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贤臣的期待与敬仰。“为霖须仗傅岩翁”中的“傅岩翁”借指古代贤臣傅说,暗含了对能如傅说般贤能之士的期盼,希望他们能适时出现,以雨润泽大地,解救受旱灾困扰的百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与清凉之境的描绘,以及对理想避暑之地的向往,再到对人间疾苦的关注与对贤能之士的期盼,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闰三月再到西湖花卉已过春馀夏早景物亦佳因

再来湖上已春残,物物随时亦强欢。
紫叶抽荷疑弄橐,翠皮包竹好裁冠。
惊桡野鹜移沙渚,贪饵鲜鳞荐客盘。
尽日临流忘吏事,须知名世六条宽。

(0)

忧关诣台先寄献臣天休二学士

去国三年恨,还台九死馀。
凄凉曾釜粟,感咽晏楹书。
鲋勺怀穷辙,鷄棲整故车。
惟当亲益友,叙阔费涟如。

(0)

宿斋太一宫即事五首

琅蔬琼屑奉斋场,薜席时飘鹊炷香。
永昼不闻宾榻语,并储真气助龟肠。

(0)

晚春出郭北山佛寺

幽刹寻春傍翠微,游人谁解惜芳菲。
阴晴野日不常见,红白路花相杂飞。
一世功名催俊杰,千金歌舞属轻肥。
左迁病守真无用,试学山公倒载归。

(0)

晚坐观风亭三首

百尺空台河上城,远波虚籁助秋声。
过穷旅雁书难得,啼杀饥乌曲未成。
急节何当容白发,流尘只欲傍华缨。
临高莫讶频东顾,忧国思君不为名。

(0)

阴晦残春可惜二首

园林春去自无欢,宴幕经旬掩客盘。
雾野关河非意失,晓楼风雨不时寒。
空梁燕湿休矜舞,曲沼蛙鸣且为官。
嵩少归心堪怅望,紫芝赪桂老琼峦。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