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官务割剥,不念远人穷。
况复羽书急,时兼馈饷供。
探兵林莽密,转粟水山重。
指日兵氛扫,车书四海同。
庶官务割剥,不念远人穷。
况复羽书急,时兼馈饷供。
探兵林莽密,转粟水山重。
指日兵氛扫,车书四海同。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官员贪腐、忽视边远地区民众疾苦的现象。诗人通过“庶官务割剥,不念远人穷”这两句,直接点出了官员们只顾自身利益,不顾及边远地区百姓困苦的现实。接着,“况复羽书急,时兼馈饷供”两句,描绘了边疆战事紧急,朝廷频繁征调物资的情景,进一步揭示了官员们在处理国家大事时的不负责任和贪婪。
“探兵林莽密,转粟水山重”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军队深入险恶的丛林进行侦察,以及粮食在艰难的山路上转运的艰辛过程,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后勤保障的不易。最后,“指日兵氛扫,车书四海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期待,以及对未来统一四海、实现文化交融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既有对官员腐败的批判,也有对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