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怦怦意未休,不堪秋气搅离忧。
浇肠渴欲吞宵露,洗耳清思枕上流。
浣沐栖迟成小隐,招提潦草负前游。
空馀远志羁尘网,期向庄周梦里求。
中夜怦怦意未休,不堪秋气搅离忧。
浇肠渴欲吞宵露,洗耳清思枕上流。
浣沐栖迟成小隐,招提潦草负前游。
空馀远志羁尘网,期向庄周梦里求。
这首《秋夜不寐》(其十二)由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与思考。
首句“中夜怦怦意未休”,开篇即点明时间——深夜,同时以“怦怦”之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暗示了难以平息的情绪状态。接下来,“不堪秋气搅离忧”一句,将自然界的秋风秋气与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巧妙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与哀伤的氛围。
“浇肠渴欲吞宵露,洗耳清思枕上流”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吞食露水来解渴,以清静的思绪洗涤心灵,寻求内心的平静。这种行为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模仿,也是诗人内心挣扎与寻求解脱的象征。
“浣沐栖迟成小隐,招提潦草负前游”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经历的回顾。通过“小隐”和“前游”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空馀远志羁尘网,期向庄周梦里求”两句,以“远志”自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束缚,但依然怀揣着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期待在梦境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与解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境与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嵋山老。头白早。人间善恶都曾造。也曾穷。也曾通。
穷通得失,浑如一梦中。
因穷落得身无辱,因闲落得心无事,莫才高。
莫名高。才名高显,于身展转劳。知事少。烦恼少。
心忘腹热何时了。眼休抬。口休开。
纷纷是非,如何得到来。
独来独往无伴侣,自斟自酌无荣辱,任人非。
任人疑。心闲自有,清风皓月知。
何由通九曲,始自凿三门。
夏禹功如小,东溟位岂尊。
鼋鼍当日窟,鸡犬此时村。
涡恐和山漩,涛疑若石奔。
势愁舂地轴,声想震天阍。
寺庙中流耸,烟云两岸屯。
楼台疑蜃吐,舟楫畏鲸吞。
游客虽惊险,居僧不厌喧。
如潮无振鹭,似峡欠啼猿。
孤店经商少,雄司漕运繁。
人家无钓具,鸟道有䉡痕。
丧胆寻遗迹,伤心吊溺魂。
坼城唐记列,砥柱祖名存。
况复诗书载,狂题愧雅言。
年来暂屈佐元戎,富贵真宜在蕊宫。
性洁耻分钱子母,时清懒话剑雌雄。
公心似水逢形鉴,和气如春触物融。
莫道州民俱受赐,好诗遍得有谁同。
昨梦鹤山去,风景逐时新。
藕花拍满栏槛,松竹被池频。
尽日兄酥弟酪,触处言鲭义,相对只翁卿。
梦觉帝乡远,有酒为谁倾。忽飞来,天外句,梦中人。
自怜何事,强把麋鹿裹朝绅。
坐看九衢车马,鞭策长安日月,檐阁太玄经。
只说来时节,金气已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