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钓秋江不为鱼,六韬尚拟载徵车。
东南腥血方涂地,何用人间有此书。
意钓秋江不为鱼,六韬尚拟载徵车。
东南腥血方涂地,何用人间有此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批判和无奈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
“意钓秋江不为鱼”,表面上看似描绘一幅闲适垂钓的情景,但其实是通过渔夫的悠然自得来反衬出诗人内心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批判。这里的“意”字,暗含着诗人的情感和态度,不再是简单的垂钓行为,而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六韬尚拟载徵车”,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道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六韬指的是兵法,载徵车意味着准备出征,这里可能是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改变现状,却又感到力不从心。
“东南腥血方涂地”,这一句直接描绘出了战乱和杀戮的惨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何用人间有此书”则是对传统文化和经典著作的质疑。在诗人看来,这些书籍似乎已经无法指导现实、解决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矛盾深重、文治武功两失效的无力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痛惜。
富春山下好哦诗,访古怀贤亦自奇。
孙祖墓荒犹巃嵷,严陵台在更沦漪。
鲤庭徯次真为乐,凤阙趋朝信有期。
一棹潮风解袢暑,石桥秋近足归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