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连伯正见赠》
《次韵连伯正见赠》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

骤观布置如平易,徐认萦回极杳深。

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

宁为清绝更凄楚,肯弄文君户外琴。

(0)
翻译
古老的曲调在现今何处寻找,珍贵的麟胶突然间停止了琴弦的声音。
乍一看它的布局似乎简单,但仔细品味却曲折深远。
秋夜露水下,九泽中的鹤鸣声凄厉,月光下的三峡夜晚,猿猴哀吟。
我宁愿选择清冷而悲凉,也不愿在外头弹奏像卓文君那样的琴声。
注释
古调:古代的音乐风格。
麟胶:古代制作乐器的珍贵材料。
绝弦音:停止了琴声。
骤观:初看。
布置:结构或设计。
杳深:深远、难以触及。
九皋:广阔的沼泽地。
秋鹤唳:秋天鹤的叫声。
月寒:月光寒冷。
三峡:古代中国的一段著名河流。
夜猿吟:夜晚猿猴的叫声。
清绝:清冷孤寂。
凄楚:悲凉。
肯:愿意。
文君户外琴:卓文君在户外弹琴的典故,暗示不愿在公开场合演奏。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次韵连伯正见赠》。诗人在这首词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古调于今底所寻" 表示诗人对过去那些美好的音乐形式进行探索,这些音乐形式如同珍贵的遗产,流传至今。

"麟胶忽嗣绝弦音" 则描绘了一种突然而至、超凡脱俗的声音,如同神话中的麟角一般难以寻觅。

接下来的 "骤观布置如平易,徐认萦回极杳深" 描述了诗人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过程。起初,音乐的结构布局看似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内心逐渐深入到音乐的精髓之中。

"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秋和深夜的景象。秋天的露水中传来了鹤叫声,而在寒冷的月光下,三峡间传来夜猿的啼泣声。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刻画,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最后两句 "宁为清绝更凄楚,肯弄文君户外琴" 表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他宁愿自己的音乐更加清脆、更加令人感动,即使是悲凉之声,也愿意在户外弹奏,如同古代的文人墨客一般,对待艺术的执着与纯粹。

整首词通过对音乐的探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受。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莱州,赠林郎故人林鸣九孙·其一

倚杖临风思渺然,柴公堤上月娟娟。

莺雏啼罢自飞去,城郭如斯悲昔年。

(0)

送子乔移官苍梧,至陆云界,去年叔白来迎处

记得经过处,风光少不违。

来朝又梧郡,前岁别荆扉。

往路虽云转,此行犹未归。

所嗟去年雁,还是一行飞。

(0)

约南溪看桃花未得往,化事已阑,寄诸弟城中

未及赴春约,桃花已先落。

况兹风雨天,草堂阴漠漠。

暮色悄已入,鸣鸠殊未歇。

寥寥此时意,书之寄城阙。

(0)

将作书与张啸㢝

陌上逢驿使,深心托毫素。

欲寄千里书,故人在何处?

前年滞河曲,去岁守京路。

昨闻还济阳,全家城南住。

今来无信音,踪迹杳烟雾。

(0)

立秋前三日雨中作兼怀敬亭弟

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

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

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

(0)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九巨甸

山市霭晴岚,山光一抹蓝。

春归铜柱北,花发铁桥南。

风暖香抽麦,江晴晓浴蚕。

鼠姑连岁好,留醉客停骖。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