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
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
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
终夕淋漓雨,携樽漫自斟。
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
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立秋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远方弟弟的思念。首句“终夕淋漓雨”直接点明了雨势之大,持续时间之长,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接着“携樽漫自斟”,诗人独自饮酒,借酒消愁,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当门苔藓合,一径菜花深”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雨后庭院的静谧与生机。苔藓覆盖的门户,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而深入的菜花径,则暗示着自然界的勃勃生机。这两句将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生命力巧妙结合,富有画面感。
“凉气忽飘簟,秋声遥在林”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转换,凉气随风飘至竹席之上,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远处树林中的秋声,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这两句通过感官的体验,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冲烟小山顶,登眺只孤吟”表达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的情景。在烟雾缭绕的小山顶上,诗人一人吟唱,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内心情感的抒发。这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孤影独步、心事重重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清幽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复杂的心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砚池墨涨烟涛湿,兔颖含香扫秋碧。
九疑山隔楚天遥,湘灵夜抱琅玕泣。
生绡半幅凝雪光,罗缬捲风双袂凉。
电掣雷轰老蛟舞,月明露冷飞鸾凰。
翠拂珊瑚海波动,裁为短笛成三弄。
不胜清思逼人多,唤醒江南片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