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节出谒回·其二》
《至节出谒回·其二》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巧笑声摇六博盆,纤纤人在绿窗根。

隔纱想见春风面,云滑金钗欲溜痕。

(0)
翻译
巧妙的笑声在玩六博棋盘上回荡,
纤细的身影在绿色窗棂边显现。
注释
巧笑声:形容笑声机智、灵动。
六博盆: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纤纤人:形容女子的手指细长。
绿窗根:绿色的窗户边,可能指的是闺房。
隔纱:隔着薄纱,暗示朦胧的视线。
春风面:比喻女子美丽的容颜如春风般温柔。
云滑金钗:形容女子头上的金钗轻盈如云,动作轻柔。
溜痕:可能是金钗在发丝间轻轻滑过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闺中春日画面。首句“巧笑声摇六博盆”,通过女子轻盈的笑声和游戏中的骰子声,传达出一种欢乐的气氛。"六博"是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笑声的巧妙似乎暗示着女子的聪明与活泼。

接着,“纤纤人在绿窗根”描绘了女子的娇美形象,"纤纤"形容手指细长,"绿窗"则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闺房的幽静,女子坐在窗边,显得格外动人。

“隔纱想见春风面”进一步刻画女子的想象,她隔着窗纱想象着春风拂过自己脸颊的情景,这不仅写出了春天的气息,也暗含了女子的含蓄情感,仿佛春风也能传递她的柔情。

最后,“云滑金钗欲溜痕”以富有动态感的意象收尾,比喻女子的秀发如云,金钗在其中轻轻滑动,仿佛留下痕迹,既表现了女子的秀发之美,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和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闺中女子的活泼、娇媚和春日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横山杂作

美人遥夜伫何方,应是当年蹭蹬乡。

自爱文园能犊鼻,那愁世路有羊肠。

徐看雀坠枝先坠,谁借桃僵李亦僵。

只此时名皆足废,宁须万事折腰忙。

(0)

宁古塔杂诗·其十九

称藩虽渐广,文字尚无凭。

近塞能书木,临江但结绳。

冠裳今亦改,风俗旧相仍。

岁岁愁衣食,春来早凿冰。

(0)

前卫

一片平沙里,荒荒百雉城。

市朝从此变,卫所亦空名。

白草翻新屋,黄云压旧营。

边庭今不战,无复鼓鼙声。

(0)

贺新凉

云外河梁影。订幽欢、迢迢此夜,玉拼渡稳。

霞佩霓裳香雾湿,水面无波风定。

看十二、阑干低亚。

说到年时离绪恶,悔无钱、帝遣东西迥。

漏迟唱,梦休警。天街寂寞笙歌冷。

早隔断、西飞青鸟,碧城芳讯。

昨岁相如秋病苦,劳汝绿华亲问。

空剩得、劫灰成寸。

未必桥边犹忆我,只漫漫、怨海难填恨。

星隐约,月重晕。

(0)

玲珑四犯.栏影

凉月西斜,拓卐字疏疏,飞白低认。

半掩回廊,何似晓来平正。

刚是侧倚春人,只里外、两边谁省。

靠粉墙、送得灯来,端的玉钩愁损。

矮枝红叶疑飘尽,渐周遮翠桐移近。

重重不碍弓鞋步,无奈玲珑难凭。

围著水上红桥,浸入双行凄冷。

问碧城多远,应一样朦胧影。

(0)

陌上花.待燕

珠帘半卷,乌衣归未,望穿双眼。

软语东风,香约盼伊重践。

莫应也似江南路,误入卢家庭院。

记飘零尽了,六朝金粉,梦儿寻遍。

向歌楼舞榭,春愁悄话,杏雨丝丝零乱。

怅暖惆寒,要识主人情眷。

待传芳信天涯去,忍怯花程辽远。

到清明、莫负阿娇金屋,料应心愿。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