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深雨湿兰荃。记当年。倚香肩。
髻坠偏荷,铖戴夜飞蝉。
白日泥人常自病,和泪语,最堪怜。愁魂落瘗荒原。
草如烟。听啼鹃。剩粉残脂,寄不到黄泉。
万缕千丝江畔柳,都学我,恨绵绵。
玉楼深雨湿兰荃。记当年。倚香肩。
髻坠偏荷,铖戴夜飞蝉。
白日泥人常自病,和泪语,最堪怜。愁魂落瘗荒原。
草如烟。听啼鹃。剩粉残脂,寄不到黄泉。
万缕千丝江畔柳,都学我,恨绵绵。
这首《江城子·春日感旧》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玉楼深雨湿兰荃”,开篇即描绘了一幅雨中深楼的凄美景象,以“玉楼”象征往日的美好居所,而“兰荃”则暗喻着美好的情感或回忆,通过“湿”字,渲染出一种哀愁与失落的氛围。
“记当年。倚香肩。髻坠偏荷,钗戴夜飞蝉。”这几句回忆了往日的甜蜜时光,女子倚靠在男子的肩上,发髻轻垂,头饰如同夜空中飞舞的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两人亲密无间的场景。
“白日泥人常自病,和泪语,最堪怜。”这里表达了主人公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不舍,即使在明亮的白天,也常常因思念而感到痛苦,甚至在交谈中也不禁泪流满面,这种深情与脆弱令人动容。
“愁魂落瘗荒原。草如烟。听啼鹃。”愁绪如同飘散的灵魂,落入荒凉的原野,草木仿佛被烟雾笼罩,更添几分凄凉。远处传来的杜鹃啼鸣,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与离别之痛。
“剩粉残脂,寄不到黄泉。万缕千丝江畔柳,都学我,恨绵绵。”最后几句,诗人感叹往日的美好记忆已无法寄予黄泉之下,只能像江畔随风摇曳的柳丝一样,承载着无尽的忧愁与思念。柳丝的柔弱与绵长,恰似诗人内心的哀愁与不舍,难以言表。
整首词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失去的深深怀念与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之情。沈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个人的思绪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哀婉又动人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