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内》
《述内》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世人共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

不能荣华岂大人,长伏蓬蒿终凡鸟。

富贵欲来官已休,儿女成行田又少。

盈箧算无千个铜,编衣那得一寸缟。

陶潜未了乞儿缘,庞公不是治家宝。

玉白冰清欲何为,不记牛衣对泣时。

(0)
鉴赏

这首诗《述内》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对比世俗追求的富贵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

首句“世人共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开篇即以世人的普遍追求与诗人的独特思考形成鲜明对比。乌纱帽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垂头思丰草”则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价值观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冲突。

接着,“不能荣华岂大人,长伏蓬蒿终凡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对比。诗人质疑那些追求荣华富贵的人是否真的能称得上“大人”,并以“终凡鸟”自比,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接受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富贵欲来官已休,儿女成行田又少”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官场的束缚使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难以实现;而当财富积累后,却发现失去了更多,如时间、健康乃至内心的平静。

“盈箧算无千个铜,编衣那得一寸缟”则从物质层面进一步探讨了富贵的虚幻。即便是拥有大量财富,也无法满足所有需求,更无法购买到真正的快乐和平静。编衣所需的一寸缟,象征着精神层面的追求,这在物质财富中是无法得到的。

“陶潜未了乞儿缘,庞公不是治家宝”引用了陶渊明和庞统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陶潜虽有“乞儿缘”,但他的内心世界丰富且自由;庞统作为治家之宝,却未能真正享受家庭的温暖。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真实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批判。

最后,“玉白冰清欲何为,不记牛衣对泣时”以玉白冰清比喻高洁的品质,但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似乎陷入了迷茫。这句话反映了在追求高尚品质的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和无奈。同时,它也提醒人们,不应忘记过去艰难时刻的坚韧与勇气。

综上所述,《述内》通过对比、引用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个人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袁宏道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身价值追求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五十四

佳名黍窃擅番疆,照耀群分晓日光。

争似法曹年正少,漫誇誉望出扶桑。

(0)

台湾八景

巍峨台榭筑边城,碧海波流水有声。

济济登临供啸傲,沧浪喜见一澄清。

(0)

台湾八景

鹿耳门中碧海流,潺湲滚滚几时休。

波澜不断春光好,潮信声闻应鸟啾。

(0)

延平王祠题壁·其八

北园已作说经场,不是王亡明讵亡。

零落寒梅花一树,有人凭吊立斜阳。

(0)

苏澳从军诗·其五

楼船穷海泊,唤渡易轻舟。

浪涌如奔马,波回似没鸥。

雨风交洒落,性命听沉浮。

已济看来处,惊人浩浩流。

(0)

吊五妃墓十二绝句·其八

封题无树一孤岑,剩有儿童踯躅吟。

岂是五丁开蜀道,却缘望帝哭春深。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