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见京华之盛而作》
《出见京华之盛而作》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飘零羁客尚魂惊,乍见王居白玉城。

三市尽迷南北向,八驺争禁短长行。

花移陆海春常在,楼接神山月不倾。

安得白头居此乐,关河垂泪复孤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jiànjīnghuázhīshèngérzuò
sòng / cháoshuōzhī

piāolíngshàngjīnghúnzhàjiànwángbáichéng

sānshìjìnnánběixiàngzōuzhēngjìnduǎnchángxíng

huāhǎichūnchángzàilóujiēshénshānyuèqīng

ānbáitóuguānchuílèizhēng

翻译
漂泊在外的人连魂魄都感到震惊,突然看见王都宛如白玉之城。
整个市场都迷失了方向,无论是南还是北,八个驾驭者争相遵守着规矩前行。
花儿盛开如海洋般无边春色永驻,楼阁直通神仙山,月光永不西沉。
如何能在此至老仍享乐?看着眼前的关河,我泪流满面,再次踏上孤独的征程。
注释
飘零:形容漂泊不定,流离失所。
羁客:指旅居在外的人。
王居:指帝王的住所,这里指京城。
白玉城:比喻京城的华美和神圣。
三市:古代市场的别称,这里泛指市场。
南北向:指南北道路。
八驺:指驾车的八匹马或驾车的八名御者。
短长行:指遵守规定的行程。
陆海:形容花海之广阔。
神山:神话中的高山,象征仙境。
倾:倾斜,这里指月亮不会落下。
白头:指年老。
关河:指山川河流,也代指边关。
孤征:孤独的远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飘零在外的游子,突然见到京城繁华景象时的震惊与感慨。首句"飘零羁客尚魂惊",以个人的漂泊感受起笔,表达了见到皇都壮丽景象时内心的震撼。"乍见王居白玉城",将京城比喻为白玉筑成的宫殿,形象地展现了其宏伟壮观。

接下来的两句"三市尽迷南北向,八驺争禁短长行",通过描绘市场的热闹和宫廷仪仗的繁复,进一步渲染了京城的繁华与秩序。"花移陆海春常在,楼接神山月不倾",运用夸张的手法,赞美了京城的四季如春和楼阁的高耸,仿佛连月亮都会为之停留。

尾联"安得白头居此乐,关河垂泪复孤征",诗人表达了对京城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因身世飘零,不得不继续前行,流露出无奈与感伤的情绪。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京城繁华的赞叹,又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人视角。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陈橘山挽诗·其二

数亩园虽小,斋居却有楼。

木奴居半许,果子亦多收。

閒日长趺坐,晴时间出游。

自君之去矣,遥望只增愁。

(0)

信庵赵少保挽诗·其四

出语无多动造微,公于学问似生知。

客游槐府珍遗帖,世诵樗翁序近诗。

握手最先门下士,伤心谁勒墓前碑。

匆匆四十年间梦,忆到庐江下榻时。

(0)

信庵赵少保挽诗·其三

百万频年战虎貔,神驰漠北到洮西。

空馀八阵江头石,未见一丸关上泥。

守父训辞黄阁去,负时名与紫岩齐。

河山收此英灵气,下马千年看墓题。

(0)

病中送丘升叔复入广·其二

羡子论文见解深,无端聚散苦难禁。

虽然后会刚期我,忽漫离筵已著心。

穷杀昌黎缘怪怪,谁怜子美独涔涔。

寒梅斗雪看何处,还忆花前抱病吟。

(0)

代怀安王林丞上杨安抚十诗·其七

春雨来看一派河,却愁无地著恩波。

东风剩与栽杨柳,留作甘棠去后歌。

(0)

即事

旧留席帽知何在,秃鬓乌巾一任斜。

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

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

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