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玺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
礼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玉玺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
礼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此诗描绘了一场皇帝亲自主持的祭祀活动,气势庄重而又不失神圣之感。首句“玉玺亲题御笔”展示了皇帝以玉玺为工具亲自书写祭文,彰显其庄严与肃穆。接着,“金童来侍天香”则是形容一场隆重的仪式中,年幼的金童(可能指宫中的小太监)携带着香料前来侍奉,这里“天香”不仅指香气,更有象征神圣与纯洁之意。
第三句“礼罢祝融参乘”,祭祀活动结束后,祝融(古代官职名,负责祭祀等事务)参与了仪式中的某个环节,或许是指祭祀后的某种庆典或是宴会。这一部分文字流畅自然,勾勒出了一个隆重而又和谐的场面。
最后,“前驱已过衡湘”则表明在这场祭祀活动中,有先遣的队伍已经通过了衡山与湘江一带,这里的“前驱”可能是指仪式中的先导者或是负责引领的官员。整句话让人感觉到这场祭祀不仅仅是在皇宫内进行,甚至影响及于更远的地方。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绘,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当时的盛大与神圣气氛。苏轼在这里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古代礼仪文化的深刻理解。
留都实旧邦,万年等丰镐。
钟山接石城,长江复环抱。
太平多欢娱,曹务亦稀少。
眷焉心所知,相与事幽讨。
慕类情每殷,结盟以为好。
休浣迭命觞,意气恒倾倒。
篇翰各自雄,聊此谢尘扰。
服义畏友朋,群疑互质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