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二》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玉玺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

礼罢祝融参乘,前驱已过衡湘。

(0)
注释
玉玺:象征皇权的玉制印章。
御笔:皇帝亲自书写的笔迹。
金童:神话中的儿童,常用来形容侍奉神灵或贵人的孩童。
天香:上等的香料,此处可能指祭祀时使用的香。
祝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参乘:古代乘车时,站在车右的人,象征尊贵的随从。
衡湘:衡山和湘江,位于湖南地区。
翻译
皇帝亲手题写御笔的玉玺,金童子前来侍奉天子的香炉。
仪式结束后,祝融(火神)作为随从,车队已经驶过了衡山湘水一带。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皇帝亲自主持的祭祀活动,气势庄重而又不失神圣之感。首句“玉玺亲题御笔”展示了皇帝以玉玺为工具亲自书写祭文,彰显其庄严与肃穆。接着,“金童来侍天香”则是形容一场隆重的仪式中,年幼的金童(可能指宫中的小太监)携带着香料前来侍奉,这里“天香”不仅指香气,更有象征神圣与纯洁之意。

第三句“礼罢祝融参乘”,祭祀活动结束后,祝融(古代官职名,负责祭祀等事务)参与了仪式中的某个环节,或许是指祭祀后的某种庆典或是宴会。这一部分文字流畅自然,勾勒出了一个隆重而又和谐的场面。

最后,“前驱已过衡湘”则表明在这场祭祀活动中,有先遣的队伍已经通过了衡山与湘江一带,这里的“前驱”可能是指仪式中的先导者或是负责引领的官员。整句话让人感觉到这场祭祀不仅仅是在皇宫内进行,甚至影响及于更远的地方。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绘,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感受到当时的盛大与神圣气氛。苏轼在这里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古代礼仪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解邑丞兼郡捕得代还东官二首·其二

佐邑称能吏,兼曹重外台。

绸缪资画诺,保障涤氛埃。

莲幕三城颂,花封百里回。

名因趋府达,当宁解抡才。

(0)

为黎学博题琴书图二首·其二

衡门多乐事,何事最相宜。

会意丝桐远,搜神汗竹奇。

圣贤终日对,山水几人知。

儒雅风流并,如君实可师。

(0)

潘季选比部以颁诏事竣还朝并携其子就试都下赋别二首·其二

赴阙春为伴,归朝吏是仙。

署云初号白,疏草旧称玄。

留滞吾同远,飞腾尔独先。

秋来看羽翮,庭下更联翩。

(0)

穆陵关二首·其一

驻马频思古,西风度穆陵。

崖悬山径狭,地迥野云层。

险阻真天设,山川几代兴。

时平关禁少,来往自相仍。

(0)

赠陈新之二首·其二

保障元相并,飞腾可易同。

里中难和雪,斤外已成风。

名自斗南远,群应冀北空。

愧余初学步,蹇拙向谁工。

(0)

社中延李本宁先生同集承见赠四章答和如数·其二

留都实旧邦,万年等丰镐。

钟山接石城,长江复环抱。

太平多欢娱,曹务亦稀少。

眷焉心所知,相与事幽讨。

慕类情每殷,结盟以为好。

休浣迭命觞,意气恒倾倒。

篇翰各自雄,聊此谢尘扰。

服义畏友朋,群疑互质考。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