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未成茧,已贺箱笼实。
蟢子徒有丝,终年不成匹。
每念古人言,有得则有失。
我命独如何,憔悴长如一。
白日九衢中,幽独暗如漆。
流泉有枯时,穷贱无尽日。
惆怅复惆怅,几回新月出。
春蚕未成茧,已贺箱笼实。
蟢子徒有丝,终年不成匹。
每念古人言,有得则有失。
我命独如何,憔悴长如一。
白日九衢中,幽独暗如漆。
流泉有枯时,穷贱无尽日。
惆怅复惆怅,几回新月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邵谒的作品,名为《自叹》。诗中通过春蚕和蟢子未能成茧、终年不成匹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与无奈。开篇两句“春蚕未成茧,已贺箱笼实。蟢子徒有丝,终年不成匹。”通过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于自身才华不能得到充分展现的哀叹。
接着,“每念古人言,有得则有失。我命独如何,憔悴长如一。”诗人借用历史人物的遭遇,抒发了自己命运的孤独与无奈之感。这里的“古人言”可能指的是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成就的人物。
“白日九衢中,幽独暗如漆。”这一句则描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压抑之感。阳光普照的街道(九衢)对比之下,诗人的内心却是一片漆黑。
“流泉有枯时,穷贱无尽日。”这一句则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不满与无奈。即使是不断流淌的溪水,也有干涸的时候;而自己的贫贱之境,却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日。
最后,“惆怅复惆怅,几回新月出。”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深深忧虑与不满,以及这种情绪的反复出现,每当新月升起时,这种感慨又重新涌上心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与忧虑,是一篇表达个人命运感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