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游石湖·其二》
《暮春游石湖·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过眼诸峰应接忙,新晴草树绕湖香。

不知参政移家后,若个重来问海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游览石湖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首句“过眼诸峰应接忙”,生动地展现了游览时眼观景致繁多,应接不暇的情境,仿佛每一座山峰都跃然眼前,令人目不暇接。这句诗通过“应接忙”三个字,既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赞叹,也暗示了游览的快速与匆忙。

次句“新晴草树绕湖香”,则将视角转向了湖边的景色。在雨后的清新空气中,草木散发出阵阵芳香,围绕着湖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里的“新晴”不仅指天气的变化,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后两句“不知参政移家后,若个重来问海棠”,则转为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这里提到的“参政”可能是指某位曾经在此居住或游览过的官员,而“移家”则意味着他已离开此地。诗人通过询问“若个重来问海棠”,表达了对这位前人的怀念,以及对海棠花的特别情感。海棠花在古代诗歌中常被赋予高洁、美丽而又易逝的寓意,诗人借此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湖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青玉案

垂杨无计留君驻。尽目送、班骓去。

倚剑天涯偏岁暮。

骊歌一曲,伤心南浦,明日知何处。

人间只有情难诉。梦里关山断肠路。

最是云屏添别绪。

银缸四壁,夜来风月,省识相思苦。

(0)

凤栖梧

闪晕红花青欲绝。孤影伶俜,隐约虚堂黑。

虬箭声催残漏急。半窗破纸迎风裂。

死剩寒灰馀一息。还是当年,心字烧时积。

熔尽啼痕凉似雪,柔肠已化并州铁。

(0)

踏莎行.送春

恰恰莺啼,喃喃燕语。商量欲倩东君住。

荼蘼架外草青青,绿荫如幄遮来处。

小梦初醒,斜阳易暮。微行悄步看他去。

一溪花瓣水声长,谁知即是春归路。

(0)

雨霖铃.题外侄女屠瑶芳像

凌波纤影,向瑶墀畔,飞渡巫岭。

娉婷格韵如许,更难逗处,兰心耿耿。

蕙质从教染翰,尽骚坛标挺。

痛袅袅,倩盻嫣然,晓露盈盈云外冷。

人生年少无多景,最那堪、空对芳颜哽。

半轮皎月斜照,梅花下、倍添寂静。

此意千秋,都付丹青点缀成靓。

真个是、万叠愁肠,尽托苍烟冥。

(0)

忆旧游

夜深浑不寐,却对银蟾,故起新愁。

遥怜当此际,梧桐清影,可为人留。

惟问花香鸟语,春到倩谁收。

只帘外青山,窗前流水,阅尽沉浮。休休。

回首处,将一种凄凉,暂付庄周。

叹胜地不常,早荒台馀垄,三径全休。

纵使梦魂飞越,欲说也无由。

料当年燕子,飞飞犹自觅南楼。

(0)

渔家傲

竹蓧悬藤岩挂瀑。药苗云润空山护。

浅水芦花舟自俯。提壶过。哈然一笑乾坤大。

野菜和根煮烂熟。山妻对酌休催鼓。

长啸一声天未补。何须苦。不知尘世披云睹。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