髧髦驰逐少年场,晚向深山学老庄。
名以马牛犹不校,嘲为豚犬极何妨。
性疏熟客来难记,意懒生书读易忘。
却笑痴人误标榜,贤愚千古共茫茫。
髧髦驰逐少年场,晚向深山学老庄。
名以马牛犹不校,嘲为豚犬极何妨。
性疏熟客来难记,意懒生书读易忘。
却笑痴人误标榜,贤愚千古共茫茫。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书感》。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满和自己的超然物外的情怀。
“髧髦驰逐少年场”,这里描绘了年轻时追逐名利、在世俗场合中奔波的景象。“晚向深山学老庄”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想要到深山中去学习老子(庄子的哲学)的愿望,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脱。
“名以马牛犹不校,嘲为豚犬极何妨”,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即便是拥有像马和牛这样的财富,也无法与之相比,更何况被嘲笑为猪狗般的人,又有什么所谓呢?
“性疏熟客来难记,意懒生书读易忘”,此处展示了诗人个性的淡泊,对于来访的宾客不太留心,对于书籍也缺乏热情,容易忘记。
“却笑痴人误标榜,贤愚千古共茫茫”,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诗人笑看那些盲目追求名利的人们,而认为智者与愚者的界限在历史长河中其实是模糊不清的。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失望,以及对精神自由和超然物外的一种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他们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镜川经几曲,舣棹陟山蹊。
兰若真殊绝,曾邀太白题。
岩松无偃盖,一一欲干霄。
禹贡还堪验,维扬厥木乔。
江南山尽下,淮北野无边。
胜地谁名此,欧阳两字传。
玉梅香已发,天竺红且茜。
冀北盆中珍,寻常烟野见。
齐谐以蜀传,茗叶未抽全。
且就携来种,试烹第五泉。
圣人致熙皞,凤麟在郊棷。
而犹所无逸,巡方民隐剖。
於今四十年,盛典未行久。
藐予蒙业安,负扆为元首。
绳武仰仁皇,承欢奉慈母。
逋赋二百万,蠲除惠农亩。
乘春发行旌,皮轩道游后。
减从敕羽林,修职戒典守。
闾阎期不惊,比户相睦友。
馀暇寄山水,智乐仁者寿。
兹来匪豫游,前徽勉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