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持节下长安,奕奕威棱朔雪寒。
官品最高三独坐,主恩新著九梁冠。
定林香火他年事,淮水功名异代看。
赐履暂筹天堑险,勿言江左有龙蟠。
朱衣持节下长安,奕奕威棱朔雪寒。
官品最高三独坐,主恩新著九梁冠。
定林香火他年事,淮水功名异代看。
赐履暂筹天堑险,勿言江左有龙蟠。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送司马曾公总宪南粤(其一)》描绘了一幅送别官员赴任的场景。首句“朱衣持节下长安”,以朱色官服和持节的形象,象征着司马曾公身负朝廷使命,从京城长安出发,威严庄重。"奕奕威棱朔雪寒"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威严,将其比作寒冬中的凛冽朔雪,显出他的刚正不阿。
第二联“官品最高三独坐,主恩新著九梁冠”赞美了司马曾公的高官地位,"三独坐"暗示他位列三公,地位尊崇;"九梁冠"则象征着皇帝的特别恩宠,新赐的华丽冠冕。这两句表达了对他的荣耀和期望。
第三联“定林香火他年事,淮水功名异代看”,预祝他在南粤之地建立功业,如同定林寺的香火般长远,期待他在未来的岁月里在淮水边留下不朽的名声,与后世相看。
最后一句“赐履暂筹天堑险,勿言江左有龙蟠”,意指司马曾公虽面临南粤之地的艰难险阻,但不必担心,因为长江下游的地理形势虽然复杂,但仍有英雄豪杰崛起,暗示他对司马的鼓励和对未来的信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司马曾公的敬仰和祝福,也寄寓了对他在外任职的期许和对国家的忠诚。
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
平芜不可望,游子去何如。
烟水乘湖阔,云山适越初。
旧都怀作赋,古穴觅藏书。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江湖无限意,非独为樵渔。
叠巘层峰坐可观,枕门流水更潺湲。
晓钟声彻洞溪远,夏木影笼轩槛寒。
幽径乍寻衣屦润,古堂频宿梦魂安。
因嗟城郭营营事,不得长游空鬓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