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结习空,寒英晚节竟谁同?
平生富贵浑忘却,宛似翛然国士风。
国色天香结习空,寒英晚节竟谁同?
平生富贵浑忘却,宛似翛然国士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题于栗侯所藏牡丹菊图中的第二首。诗中描述了画中牡丹和菊花的独特气质,"国色天香"赞美牡丹的艳丽和高雅,"寒英晚节"则赞赏菊花的坚韧和耐寒。诗人感叹它们在富贵生活中忘却尘世,保持着超脱世俗的士人风范,"宛似翛然国士风"表达了对这种高尚品格的敬仰。整体上,这首诗以花喻人,寄寓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追求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袭得芝兰一室薰,更将三美向谁论。
光辉自可誇僚友,契爱犹能及子孙。
金节暂求康尔俗,锦衣归去大吾门。
西南终是天涯远,却羡鸾凰集九阍。
亭在西山积翠中,烟岚气象一重重。
芟开檐际偏高竹,见得云间最后峰。
野色为谁长郁茂,物情于我似从容。
年来已有林泉兴,倚著阑干兴转浓。
万里南溪水,滔滔逼郡城。
四时多雨气,终日是江声。
蛮市烟中合,山畴火后耕。
孤村随溉断,绝嶂与云平。
甲冷三冬戍,烽高半夜惊。
盛朝咨镇守,别乘委才明。
爱日迎舟楫,春风卷旆旌。
兰陔新膳洁,花县旧阴成。
荔子琼瑶破,藤梢琥珀倾。
羁怀休念远,浅醉易忘情。
宦况如邮传,年华似送迎。
笑谈聊布政,閒暇亦论兵。
僻地非通辙,层霄有去程。
行闻海沂咏,流入竹枝清。
向夕层云结,黎明漫漫飞。
山川都变色,松竹倍生辉。
共喜飘方密,翻忧落渐稀。
阴功施黑律,寒侯应璿玑。
右席延文客,先涂奉玉妃。
二仪清景混,四野远光围。
爱日因藏照,狂飙间作威。
三冬兹有得,一谷敢言饥。
渴望于时久,华心在物微。
霈然蒙大润,化力少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