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漪细浪生蒲叶,剪剪轻风破柳芽。
不饮恐孤今日社,强随儿女插桃花。
漪漪细浪生蒲叶,剪剪轻风破柳芽。
不饮恐孤今日社,强随儿女插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景,展现了农耕生活的情趣。开篇两句“漪漪细浪生蒲叶,剪剪轻风破柳芽”以精致的笔触捕捉到了水边蒲草和微风中的柳树嫩芽的生动画面,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漪漪细浪"形容的是河水在岸边轻轻拍打的声音,而"剪剪轻风"则是柳枝随风摇曳时发出的声音,这些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春天的声音。
接下来的“不饮恐孤今日社,强随儿女插桃花”两句,则转向了农民在社日(古代农村的集会日)的活动。"不饮恐孤"表达了一种社日应共同欢聚的氛围,而"强随儿女插桃花"则展现了一幅家庭成员一同参与节庆活动,共同享受春光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农家团结和谐的美德,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性表达,不仅展示了自然界初春的生机,更透露出了社会生活中的温情与快乐。
降丰欣此日,行令及兹辰。
香辇周田陌,嘉禾满鹿囷。
千官陈䍐罼,二釜切咨询。
尧舜应誇宋,风诗或比豳。
繄予德菲薄,懿教勉遵循。
忝在士民上,能忘饥溺亲。
逢年慈愿洽,爱日永怀申。
别馆晴霞际,仙槎野水滨。
鹤容千岁古,菊酒一樽醇。
锦障排丹树,纱疏面碧峋。
无央鸾凤队,极乐静常身。
云写波中影,山留画里真。
忘言祛俗远,即景得题新。
处处陪欢豫,秋光总是春。
薜荔覃笋峰,上与青云齐。
千年涧底松,不得离尘泥。
钩羽谁为辨,貌视殊高低。
薜荔一何幸,雨露先被之。
涧松一何屈,反以藉其私。
偓佺弃不食,谓非成仙资。
老鹤顾而去,亦复耻卑栖。
托身苟不择,世态故如兹。
涧松独无言,惟我我自知。
君子设相顾,待彼岁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