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根只托冠军家,不信还同草木华。
最是一枝红似血,有人曾见日中花。
芳根只托冠军家,不信还同草木华。
最是一枝红似血,有人曾见日中花。
这首诗以“戏题葵丹向日卷”为题,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诗中以向日葵为喻,生动地描绘了其独特的生长习性和美丽姿态。
首句“芳根只托冠军家”,以“芳根”象征向日葵的根部,巧妙地将向日葵与“冠军家”联系起来,暗示了向日葵虽生于平凡之地,却拥有不凡的生命力和品质。这里的“冠军家”可能暗指向日葵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或其生命力的顽强。
次句“不信还同草木华”,则表达了对向日葵独特美的肯定,指出它不仅与其他植物一样绽放美丽,更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形态展现出非凡的魅力。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向日葵与众不同的美丽。
第三句“最是一枝红似血”,进一步描绘了向日葵的鲜艳色彩,将其比作“红似血”的花朵,形象地展现了向日葵的热烈与生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热情、活力和希望,这里通过“红似血”的比喻,强化了向日葵作为生命象征的意象。
最后一句“有人曾见日中花”,则以一种神秘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描述了向日葵在正午阳光下的独特景象。这句话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向日葵与太阳之间的特殊关系,即它们向着太阳生长和绽放,体现了向日葵对光的依赖和追求光明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向日葵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美丽的自然景观,更寓意了生命力的顽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光明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子昔从予游,方读纸上语。
磨砻出圭角,剪拂就规矩。
不为中道废,当振大岳许。
行将拭老眼,看子惊人举。
父子乃天性,钟情谁不然。
教之以义方,先贤有名言。
日严在所尚,私念宜舍旃。
君子不自教,遣随师友肩。
青紫乃馀事,要当知圣贤。
居家务孝弟,立行防悔愆。
穷当慕颜回,达勿为公孙。
庶几幼所学,终身可行焉。
不见下邳丈,秀发从妙年。
束书入贤关,日与英隽联。
忽作何蕃归,甘旨奉晨昏。
丘园事高尚,腹笥常便便。
过庭有奇儿,诗礼得家传。
勉哉尊所闻,慎勿学乡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