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近中秋饮,惭当上客星。
池开平榻白,竹直落檐青。
得句留山雨,敲墙过瓦瓶。
移尊临露草,浮世感风萍。
喜近中秋饮,惭当上客星。
池开平榻白,竹直落檐青。
得句留山雨,敲墙过瓦瓶。
移尊临露草,浮世感风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邱云霄所作的《酬雷子十四日见招》。诗中表达了诗人临近中秋佳节时的心情和对邀请者的感激。首句“喜近中秋饮”直接点出时令与宴饮之乐,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节日的喜悦之情。次句“惭当上客星”则以谦虚的态度表达自己受到贵宾般的待遇,流露出诚挚的感激。
接下来的两句“池开平榻白,竹直落檐青”,通过描绘池塘水面如镜、竹影清幽的环境,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展现了主人家的清雅之境。诗人借景抒情,寓含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得句留山雨,敲墙过瓦瓶”两句,诗人描述自己在雨中构思诗句的情景,以及灵感突发时的自然传递,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最后,“移尊临露草,浮世感风萍”两句,诗人将饮酒的场景置于露草之中,以风中飘荡的浮萍自比,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寓含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体现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章,遂用其韵,俾奉觞者歌以侑欢云万里长风,一夕吹君,飞来自南。
想江东渭北,同惊过雁,升高望远,几度停骖。
蓦地相看,茫然皓首,依旧华峰碧玉簪。
风雷起,放连宵痛饮,拥席高谈。
君才何地非堪。
从此看、恩麻彩凤衔。
但平生出处,于心已卜,古人事业,着力须贪。
有道如斯,区区更问,紫绶朱衣青布衫。
今秋菊,也为君开早,香满均庵。
鸟飞兔走,叹劳生、浮世匆匆如此。
眼底风尘今古梦,到了谁非谁是。
击短扶长,曲邀横结,为问都能几。
悠悠长啸,谩嗟真个男子。
数载黄卷青灯,种兰植蕙,颇遂平生喜。
冷笑纷纷儿女语,都付春风马耳。
美景良辰,亲朋密友,有酒何妨醉。
高歌一曲,二三知己知彼。
元鼎国器,年八十二,扁其堂曰三椿,以兄弟三人皆寿而言也。
阎承旨序之甚详,子文为般阳路知事来徵言,书此词以遗之五福一日寿,七十古来稀。
鲸川兄弟何事,接武上期颐。
添是商颜四皓,减即西周二老,白鹤一行飞。
*臂阋墙者,何地望余辉。
世皆云,家积善,庆相随。
三椿堂上,阴德几许只天知。
子弟联芳并秀,戏彩称觞先后,和气蔼春熙。
本大枝叶茂,门户看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