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修行,家住坐,金木水相当。中起火,五事并施张。
许神仙全气爽,都是、绝尽嵩荒。
原正,传妙用,雨液味堪尝。浆。
频做作,通琼路,显现嘉祥。金丹、真耀莹,彩辉光。
兀腾腾渺邈,游处、声韵琅琅。
辰见,人得得,出自满庭芳。
问修行,家住坐,金木水相当。中起火,五事并施张。
许神仙全气爽,都是、绝尽嵩荒。
原正,传妙用,雨液味堪尝。浆。
频做作,通琼路,显现嘉祥。金丹、真耀莹,彩辉光。
兀腾腾渺邈,游处、声韵琅琅。
辰见,人得得,出自满庭芳。
这首元代王哲的《满庭芳》是一首道教修炼主题的词作。开篇以“问修行”起,描述修行者居住环境的和谐,金木水三元素相生相克,象征着自然界的平衡。接着,强调内在火候的掌握和五事(五行)的调和,表达了修行者追求内外兼修的境界。
“许神仙全气爽”表达出修行者期待达到神仙般的通透与清爽,而“绝尽嵩荒”则寓意超越世俗,达到超然之境。接下来,“传妙用,雨液味堪尝”暗示修行者通过修炼能体验到自然界的奥秘,如甘露般的精神滋养。
下片进一步描绘修炼过程中的景象,如“浆”象征灵性之液,“琼路”象征通往仙境的道路,而“显现嘉祥”预示着吉祥之事将随之而来。金丹的光芒和彩辉,象征着修炼者的内在光明。词人用“兀腾腾渺邈”形容修炼者的飘逸与深远,其行踪之处,声音悠扬。
最后,“辰见,人得得,出自满庭芳”意味着在每日的修炼中,修行者逐渐领悟真理,如同满庭芳华,自然流露。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修炼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过程,充满了浓厚的道家哲学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