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叔祖崇栲翁别业》
《过叔祖崇栲翁别业》全文
宋 / 赵良坡   形式: 五言律诗

别业开东野,萧然足卧云。

涛声晴射雨,庭影夏呈秋。

返照霞初幕,遥峰翠欲流。

以斯清乐境,不信有瀛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shūchóngkǎowēngbié
sòng / zhàoliáng

biékāidōngxiāorányún

tāoshēngqíngshètíngyǐngxiàchéngqiū

fǎnzhàoxiáchūyáofēngcuìliú

qīngjìngxìnyǒuyíngzhōu

翻译
我在东郊的别墅中独自生活,宁静得如同隐居在云端。
晴朗时涛声透过雨滴清晰可闻,夏日庭院的光影仿佛呈现出秋天的景象。
夕阳余晖如幕降临,远处的山峰翠色欲滴。
身处这清幽的环境,我真不相信世间还有仙境瀛洲存在。
注释
别业:别墅。
东野:东郊。
萧然:寂静、清冷。
足卧云:仿佛置身云端。
涛声:海浪声。
晴射雨:晴天穿透雨声。
庭影:庭院的光影。
夏呈秋:夏日光影似秋意。
返照:夕阳返照。
霞初幕:傍晚的霞光像帷幕。
遥峰:远方的山峰。
翠欲流:翠绿的颜色仿佛流动。
斯:这。
清乐境:清幽的乐土。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
鉴赏

这首宋诗《过叔祖崇栲翁别业》是赵良坡所作,描绘了诗人拜访叔祖别业时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别业开东野",点出叔祖的居所在偏远的野外,显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气息。"萧然足卧云",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幽和生活的闲适,仿佛可以与云共眠,超脱世俗。

"涛声晴射雨",通过涛声与晴空中的雨滴相映,营造出一种奇特的听觉效果,暗示着别业附近可能临近江海,涛声与雨声交织,增添了空间的生动性。"庭影夏呈秋",夏日的庭院光影仿佛呈现出秋天的景象,富有诗意,暗示时光流转,季节之美。

"返照霞初幕",夕阳余晖映照,如幕布般洒落,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暖色。"遥峰翠欲流",远处的山峰在翠绿中仿佛流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色的鲜活与动态。

最后两句"以斯清乐境,不信有瀛洲",诗人赞叹这里的美景,认为这样的清幽之境足以媲美传说中的仙境瀛洲,表达了对叔祖别业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赵良坡
朝代:宋

赵良坡,字深甫,号云山,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太宗十一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宋末知广州府,为元兵生获,放归。逾年元将欲荐于朝,不屈死。事见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泊襄阳游汉上望鹿门山

新月趁行色,人家何处寻。

过溪山鹿迹,挂树野猿吟。

烟鸟数声寂,幽苔一寸深。

庞公栖隐地,隔水指疏林。

(0)

清音阁二首

青山责前约,计别十三年。

楚客今番瘦,松牌旧句悬。

馀生换天地,万古一山川。

瀑作双虹影,林梢落自然。

(0)

杨子传陈考功语,命题所著《散原精舍诗》

不知何与饥寒事,一卷文章送此身。

偶作江南未归客,苍然天下隐忧人。

时流痛饮无虚日,家祭中原告老亲。

所欠世间惟一死,信陵君共楚灵均。

(0)

登剑门峰拂水桥

鱼贯出层岚,帽檐欹晓日。

咿哑答鸟声,风舆坐超忽。

直上穷窅如,下临诧奇绝。

云与石争山,怒泉抵其隙。

回风一震荡,乔林溅飞沫。

危桥通两崖,关锁见气力。

曳杖入清雄,觅我经行迹。

十年沧海心,未与钟磬隔。

人生重回首,春光有今昔。

不见鹁鸽峰,墓草萋萋碧。

(0)

避暑鼓山

老病难禁住火城,今朝失喜作山行。

千层石磴经阶级,十里松风管送迎。

潮落沧江沙出没,云开岩岫月分明。

可怜济胜今无具,笠纠鞋轻廿载情。

(0)

咏近事二首·其二火车

云车从古羡仙人,海外新传创火轮。

迅毂西来惊掣电,回飙南指碾飞尘。

经涂齐铸六州铁,货币谁输九府银。

说士无须誇炙輠,纵横万里响辚辚。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