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牡丹亭》
《读牡丹亭》全文
清 / 徐搢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梦里奇缘莫当真,临川臆说本无因。

丽娘果有还魂术,千古应无枉死人。

(0)
鉴赏

这首诗《读牡丹亭》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徐搢珊所作,通过对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的解读,表达了对剧中人物命运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梦里奇缘莫当真”,点明了《牡丹亭》中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梦境,但其所蕴含的情感与哲理却值得深思。梦境中的奇缘并非现实,但其所引发的共鸣与思考却是真实存在的。

次句“临川臆说本无因”,提到《牡丹亭》出自江西临川(今抚州)的汤显祖之手,其作品虽是个人臆想,却源于深厚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没有无缘无故的创作。

接着,“丽娘果有还魂术”一句,借《牡丹亭》中杜丽娘还魂的故事,探讨了生命、爱情与命运的复杂性。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最终还魂与爱人团聚,这一情节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奇迹的向往。

最后,“千古应无枉死人”表达了诗人对剧中人物命运的感慨,认为尽管《牡丹亭》中的故事充满了悲剧色彩,但通过艺术的表达,使得那些看似“枉死”的人物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他们的故事和情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

综上所述,《读牡丹亭》不仅是对《牡丹亭》这部戏剧的深入解读,也是对人性、爱情、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徐搢珊
朝代:清

字式如,号筱湖,诸生,著有筱湖吟稿二集。民国卅一年由紫云文社印行,为文坛所赞赏。
猜你喜欢

清河荒亭

楸叶晚蝉鸣,荒亭蟋蟀声。

露凝新树色,日出满林明。

蛱蝶从枝舞,蜻蜓点水轻。

欲看秋景好,归路且徐行。

(0)

酷热吟

爪上流汗珠,发梢生炎风。

歊气摄人髓,有声来烘烘。

瘦蛟叫沉潭,波心吟老龙。

江鬼走阴壁,哭死西日红。

龙女四五人,偏肩采芙蓉。

眷言携我手,擘浪还珠宫。

坐之水晶床,映以珊瑚栊。

回忆人间世,清凉迥不同。

(0)

题耕岩草堂图为沈樗崖山人

河边石人眼一只,翟泉鹅二苍白色。

剿饷练饷名无实,六隅四正空豢贼。

墨缞据坐中枢堂,三疏抗论直臣直,帝阍沉沉日月黑。

鼎湖大去庙祏空,一马渡江鱼非龙。

春灯蟋蟀狮子赚,持此筹国何从容。

汉起黄巾赦钩党,小朝廷反张罗网。

网尽东林复社人,报复私仇忘板荡。

但见苍鹰击殿飞,谁防铁骑横江上。

耕岩名在刊章中,弋者何篡冥冥鸿。

破家无事容张俭,亡命幡然窜蔡邕。

金华山深瑶草秀,有流可枕石可漱。

乱定草堂归去来,白发如新面已绉。

彭泽松菊认宋遗,武陵衣冠袭秦旧。

文孙墨妙绘作图,展卷一片烟模糊。

君不见洛阳铜驼卧荆棘,玉津金谷青芜国。

此堂独作鲁灵光,不受昆明劫灰蚀。

他年宛水去扬船,门巷依稀梦饱经。

其旁定种冬青树,其下应修野史亭。

(0)

陈总督奇瑜·其一

四面山围一隙存,火攻石垒了残魂。

忽怜阱虎能摇尾,如惜园葵不拔根。

毋为所愚常自裕,得行其诈顾君恩。

翻言抚局轻挠败,嫁祸旁人入狱门。

(0)

赠捏古伯

有僧有僧住江心,以色杀人凶且淫。

贪官若吏私其金,灭迹钜海无由寻。

安知冤魂痛不释,群然号诉众所觌。

尽诛凶俦冤始白,谁其白之捏古伯。

(0)

题黄华为其父写真

仙人紫霞衣,危坐古松间。

玉色映流水,不动如丘山。

平生黄华老,得意每相关。

九原如可作,与君相对闲。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