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亥六月挽曾中翰君静二首·其二》
《丁亥六月挽曾中翰君静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方仁渊   形式: 古风

去岁游燕都,今春复来归。

遥遥千里别,执手重徘徊。

徘徊出西郭,竞渡照斜晖。

笙歌沸十里,珠翠水中围。

酌君一尊酒,劝君行且迟。

至今思陈迹,一一令人悲。

宁知撤琴瑟,此去亦胡为。

岂以王事靡,畏兹简书催。

岂以志士心,终与林泉违。

梁木伤斧柯,幽兰当暑萎。

令德虽不泯,空传万口碑。

谁谓仁者寿,天道洵难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方仁渊所作的《丁亥六月挽曾中翰君静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悼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去岁游燕都,今春复来归”,以时间的流转引出主题,暗示逝者生前的足迹与回忆。接着“遥遥千里别,执手重徘徊”两句,通过离别时的场景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不舍与怀念。随后,“徘徊出西郭,竞渡照斜晖”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象,斜阳映照下,人们在河边竞渡,既渲染了氛围,也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

“笙歌沸十里,珠翠水中围”描绘了热闹的送别场面,但热闹之中蕴含着哀愁,与上文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酌君一尊酒,劝君行且迟”一句,通过劝酒的动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挽留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

“至今思陈迹,一一令人悲”将思绪拉回往昔,每一件往事都让人感到悲伤,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接下来,“宁知撤琴瑟,此去亦胡为”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不解与遗憾,似乎在问:为何要离开,留下如此多的遗憾?

“岂以王事靡,畏兹简书催”、“岂以志士心,终与林泉违”两句,通过反问的形式,探讨了人生选择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逝者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同情与理解。

“梁木伤斧柯,幽兰当暑萎”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比作折断的斧柄和在酷暑中凋零的幽兰,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生命的终结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增添了诗的哀婉之情。

最后,“令德虽不泯,空传万口碑”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的赞美与怀念,即使逝去,其美德仍被后人传颂。而“谁谓仁者寿,天道洵难推”则以疑问句式,表达了对生命长短与天道难以预测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深具感染力的挽诗。

作者介绍

方仁渊
朝代:清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喜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三皇后閤

涂山阴赞夏王化,妫汭密裨虞帝仁。

保合大和无间断,际天蟠地一般春。

(0)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其三贵妃閤

绮疏浸影槐龙转,绣户浮香艾虎垂。

砚冷玉蜍金井水,手抄警戒爱君诗。

(0)

谨和老人莲桂·其一

点破秋光数叶荷,水清时见小鱼过。

渟涵风露三更足,收拾江湖万顷多。

(0)

臈中步月·其一

平山堂下解围去,天水堡前经战来。

天地无情一般月,照人霜骨白皑皑。

(0)

清凉院僧房致斋

花片墙阴晚,禽声屋角晴。

东风犹峭在,煨芋坐深明。

(0)

益昌次费伯矩赠行韵·其五

快须涤砚入承明,烂熳飞章拂太清。

富贵功名元素定,莫随人后颂升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