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三》
《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三》全文
清 / 林则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敦煌旧塞委荒烟,今日阳关古酒泉。

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雁碛入遥天。

威宣贰负陈尸后,疆拓匈奴断臂前。

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出嘉峪关感赋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与边疆防御的感慨。

首句“敦煌旧塞委荒烟”,以“荒烟”二字描绘了敦煌古塞的荒凉景象,暗示历史的沧桑变化。接着,“今日阳关古酒泉”一句,通过对比“今日”与“古”,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变迁,阳关和酒泉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关隘,如今已成过往。

“不比鸿沟分汉地,全收雁碛入遥天。”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边疆的广阔与历史的深远。鸿沟原指古代的军事分界线,此处比喻边界的划分;雁碛则是指大雁迁徙的路径,这里象征着边疆的辽阔与自然的壮丽。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边疆广阔无垠的赞美,以及对历史边界的思考。

“威宣贰负陈尸后,疆拓匈奴断臂前。”这两句运用典故,赞扬了古代边疆的英勇守卫者。贰负是古代神话中的巨人,陈尸表示英勇牺牲;匈奴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北方游牧民族,断臂则意味着对抗与征服。这两句通过历史事件,歌颂了先辈们为了国家边疆的安全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

最后,“西域若非神武定,何时此地罢防边?”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如果不是凭借神勇的力量和智慧,何时才能结束边疆的防守?这句话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安全与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边疆防御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历史英雄的崇高敬仰。

作者介绍
林则徐

林则徐
朝代:清   字:元抚   籍贯:晚号俟村老   生辰: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猜你喜欢

题唐伯虎寒山清晓图即用其韵·其一

凉色溪边嶊万木,晴岚树杪接层霄。

开帘自觉烟霞满,不用扶藜过石桥。

(0)

农圃渔樵十咏·其三长孙佐辅韵

园已趣成还日涉,西风又到梧桐叶。

野老休言花事稀,栏前还有双双蝶。

(0)

重过桐江钓台留题·其二

莫将急鼓叠回风,且向中流看织荭。

石上相逢休问姓,当年我亦一渔翁。

(0)

戏题邓给谏玄度梅花帐·其三

缟衣舞罢梦初残,漫向春风忆故山。

晓起拍肩休索笑,花神昨夜妒阿环。

(0)

赠别谢大行友可社丈擢南北部·其七

且将白眼撑高旻,莫向风尘叹积薪。

薄宦亦须谙宦态,右文原自妒文人。

(0)

秋夜江行客有歌唐人野旷天低树江空月近人之句因用为韵·其二

江寒夜气肃,帆开江月上。

冷然白玉琴,中情寄幽旷。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