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筒传驿使,情胜陇头梅。
金惯披沙拣,珠曾入选来。
抡元悭桂籍,作吏住蓬莱。
同是饥驱客,相怜磊落才。
诗筒传驿使,情胜陇头梅。
金惯披沙拣,珠曾入选来。
抡元悭桂籍,作吏住蓬莱。
同是饥驱客,相怜磊落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查元鼎的深切关怀与欣赏之情。首句“诗筒传驿使”,巧妙地将传递友情的诗筒比作驿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与远方的朋友进行心灵交流的情景。接着,“情胜陇头梅”一句,以陇头梅的坚韧与美丽,象征了诗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金惯披沙拣,珠曾入选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赞美查元鼎在文学创作上的辛勤努力和卓越才华,如同从沙中挑选出珍贵的金子和珍珠一般难得。接下来,“抡元悭桂籍,作吏住蓬莱”则表达了对查元鼎未能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状元之位的惋惜,同时也对其官场生涯的期待,暗示了查元鼎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在政治上也颇具潜力。
最后,“同是饥驱客,相怜磊落才”两句,揭示了诗人与查元鼎虽身处仕途奔波之中,但彼此之间依然能相互理解和欣赏对方的才华与人格,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才华的尊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展现了清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才华的推崇。
窈窕僧窗十肘长,解分眼界入他方。
尘襟偶脱公家事,鼻观重参佛土香。
寒日半收山着色,晚风无力水磨光。
幽寻已觉沧洲近,身外营营付一觞。
平生七不堪,造物不能令。
从人较痴黠,百负未一胜。
一丘收桑榆,外物听衰盛。
解缨清泠上,稍觉尘土净。
孤飞团团月,似我灵府莹。
偶逢一坳水,即现大圆镜。
杯中见山绿,夜午觉已正。
喧呼众宾欢,嗑嗒四谷应。
新诗带潮湍,浩唱起人定。
褰衣踏清影,藻荇耿深径。
江山有精色,远目不知暝。
欲去还复留,苹梢惹归艇。